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沅江芦笋”香飘北上广

2015-05-18     来源 : 湖南日报    作者 : news


      暮春时节,水乡沅江,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芦苇造纸业曾经辉煌,近些年却日渐低迷。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思路,决策打造芦笋食品产业,推动芦苇产业转型升级,为富民强市开辟了一条新路。

  嫩芽“拱”出新天地

  夏顺安是土生土长的沅江人,芦苇荡曾托起他青春的梦想,也让他尝到过苦涩。

  “我承包了7万亩芦苇,过去将芦苇卖给纸厂作原料,俏得很!”夏顺安说,2008年前,一船船芦苇拖出去,一摞摞钞票进腰包。近些年来,一些纸厂关闭,芦苇价格一降再降,卖一吨芦苇要亏几十元,多的时候亏200元。与夏顺安一样,沅江许多经营芦苇的老板身陷困境,进退两难。

  如何让地方特色资源重振雄风?去年初,沅江决定做大做强芦笋食品加工业。这一决策来源于广泛调研与论证:全市拥有86万亩湖洲湿地,芦苇面积达45万亩,一年可采摘芦笋27万吨,占全省芦笋总产量40%左右;芦笋是极具营养与药用价值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芦笋产业链长,能制成高附加值的食品、保健品、药品等,而且环保,可持续发展。

  思路一变,别有洞天。以“文化引路,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发展战略为引领,沅江制定了芦笋产业发展规划。市财政拿出26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芦笋加工龙头企业。短短一年多,辣妹子、洞庭龙、金湘源、渔来福、平芝、億昌、金江等16家上规模的芦笋食品加工企业崭露头角,带动沅江芦笋产业提质升级:由作坊式生产向现代企业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洞庭虫草”出深闺

  “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笔下,芦笋炖鲥鱼堪称美味佳肴。

  芦笋食药兼优,有“洞庭虫草”之美誉。《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轻身益气延年。《本草纲目》记载,芦笋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利尿退淋之功效,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芦笋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且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效。

  为了将本地特色资源锻造成响当当的地域经济品牌,沅江打好“产、学、研合作,政、金、媒互动”组合拳。申报“沅江芦笋”地域性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制订“沅江芦笋”湖南省地方标准,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展战略合作,与湖南农大携手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举行芦笋功能价值研讨会,举办芦笋美食推介会,面向全国征集广告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一系列举措,使“沅江芦笋”走出深闺,广为人知,成了众所瞩目的品牌。

  “沅江芦笋”热悄然兴起。在2014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展览会上,“沅江芦笋”精彩亮相,鲜笋、腌笋、熟食、饼干、面条、饮料等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人目光。去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长沙等地30多家经销商先后来到沅江,与芦笋食品加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在长沙、广州、北京等地高档酒店里,沅江芦笋成为美食新宠。作家肖皓夫在博客中写道:“沅江芦笋清香脆嫩、润滑柔软、鲜美爽口,让你能领略到洞庭湿地的别样风味。”

  产业腾飞正当时

  芦笋生洞庭,春来破洲早。

  在政府强力扶持推动下,沅江芦笋产业发展迈开大步,去年,实现芦笋综合产值近5亿元,今年有望跃升到15亿元。芦笋产业崛起,让加工企业、芦苇场、农户、政府多方共赢。

  经营芦苇场的夏顺安去年加工芦笋初战告捷,今年产量达到400吨。他喜滋滋地说:“现在1亩芦笋可生产加工80多公斤芦笋食品,能卖5000多元,芦苇场一下子盘活了。”

  “沅江芦笋出了名,销路不用愁。今年我们公司生产的1200多吨芦笋食品,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高档酒店,其中特级芦笋芽尖市场售价900元一公斤。”平芝食品公司董事长陈建波说,加工芦笋效益十分可观。

  壮劳力到湖洲上采摘芦笋,妇女及老人在家里剥芦笋,在沅江,这成了禁渔期间渔民增收的新路子。沅江市南洞庭芦苇场五花洲管区渔民李梅告诉记者,在3月中下旬芦笋采摘期,他们家赚了近万元。采摘期过后,他们到芦笋加工厂打工,每月能赚两三千元。据了解,芦笋产业能给当地农民年增收5000多万元。

  沅江芦笋产业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创新营销模式,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交会,引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直销商,并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正与6家知名商企洽谈合作。未来5年,沅江芦笋产业将强化品牌宣传、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科技攻关、质量监管,力争实现3个目标: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规模;从一般食品升级为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短评

  观念新,草变金

  梅辉

  近些年被当作草一样贱卖的芦苇,如今用其嫩芽,撑开了一个新产业——芦笋产业,给沅江人带来巨大财富。

  观念新,草变金。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盛产芦苇,过去主要用作造纸原料,由于市场变化,卖芦苇不但赚不了钱,还出现亏损。去年,沅江人改变观念,瞄准芦苇的嬾牙芦笋做文章,一个前景看好、潜力巨大的新产业迅速崛起。

  让草变金,重在创新。沅江芦苇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深度挖掘芦笋的食用、药用价值,这不仅适应了市场的新变化,也满足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绿色的新需求,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因而发展了一个富民强市的新产业。

  新产业贵在新,但也犹如一片嫩芽,需要精心呵护。愿各方共同努力,让芦笋这片生机勃勃的嫩芽从洞庭湖走向广阔天地,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