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把式“取经”

2015-03-30     来源 : 京郊日报    作者 : news



 

农科展会上展示许多新技术。
 

  泡会展 农把式热衷“取经”
 

  这两天,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农民万彬杰,显得比往常更忙碌一些。身为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技术员的他,一头儿忙着管理温室里的草莓,一头儿忙着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展会上“泡会”。
 

  眼下,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正在昌平区草莓博览园举办,展会开在家门口,让酷爱钻研新技术的老万没理由不去逛逛。老万已经连续3年到农业嘉年华上参观“取经”,这届嘉年华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和创意。
 

  一进嘉年华会场,万彬杰就来了精神儿,直奔东区一号馆的“草莓奇境”展区,这里以高科技种植草莓为主题,展示了草莓花墙式种植、立柱式白瓣盆盆栽、旋转立柱式管道栽培、全自动摇臂可调节栽培等十多种特色无土立体栽培模式,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物联网调控和带电种植等一系列现代农业科技贯穿应用于场馆中,使草莓得到更科学的养护。进馆后,老万拿出智能手机,对着高低错落的草莓栽培架,上下左右“咔嚓”个不停。“草莓种了这么多年,的确不能总是老样子,也要不断升级改造,才能让游客有新鲜感。”老万说,这回他就是要好好看看展出的这些新型立体栽培模式到底有啥奥妙,跟自己温室里目前的栽培模式进行对比,找到更好、更适合的发展方向。
 

  记者在会场内看到,像老万这样来“取经”的农户还真不少,他们或是举着相机,或是拿着小本子,认真观察着展厅里的每一个新品种和新技术。来自海淀区苏家坨镇的草莓种植户老杨边看边嘟囔着说:“这种栽培模式不占地,利用了更多棚室空间,还避免了土壤倒茬的问题,不过这支架、种植槽的成本对咱普通农民来说太高了。”他边说,边在随身带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儿,就把这种栽培模式“搬”进了自己的小本子里。他告诉记者,打算回去好好做做改进,争取能用其他材料代替,降低材料成本,让这种高大上的栽培模式更亲民。
 

  除了家门口的展会,在全国各省市轮流举办的农交会也是京郊农民忙着“取经”的好去处。大兴梨农贾尚,连续几年带着自己种植的梨到外省市参加农交会。除了给自己的梨园打品牌,他参会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取经”。“收获不小,农产品要是加入好的创意,产生的效益可不仅仅是一两倍呀。”老贾感叹说,前半辈子一直在比拼种梨的产量,后半辈子要在创意和科技上做足了功夫。
 

  学技术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
 

  的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来说,老万仔仔细细“端详”了好几圈儿,也没弄懂其中的奥妙。“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农业科技有些核心技术,就算是和农业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把式’,也不是看看就能参透的。”老万说,他起初在农业展会上看到草莓从地栽改为种在栽培槽里,觉得特别新鲜,回家就自己琢磨着制作了一套看起来差不多的立体栽培架,兴冲冲种上草莓苗,可由于他制作的栽培槽内部结构不科学,营养液流通不畅,导致草莓苗的根全都泡烂了。
 

  对此,市土肥站农艺师曲明山表示,这样的情况在农户中并不少见。起初他们在推广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时,有些农户觉得购买现成的设施成本太高,就自己动手制作,结果外观看上去虽然差不多,但可能只是倾斜角度差了几厘米,整个系统循环都会出现问题。还有些农户虽然在设备上完成了模仿制造,但配套的水肥配比等核心技术却并没有掌握,结果还是徒劳。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市土肥站主动和区县土肥站一起对农户需求进行了调查,把近年来取得的多项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户。他们还针对农户的实际情况,对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如他们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家用竹制管道式水培装置,起初是为市民阳台农业设计的,但看到不少农户对这种栽培模式也感兴趣,就进行了“改装”,把以突出美观为主的竹制主材,改成了价廉实用的PVC材质,大受农户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就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使用该技术后,实现了水肥高效循环利用,实现了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25%,产量提高40%,水肥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亩效益提高2万元以上。
 

  别看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挺高,但“取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看着简单的新技术,蕴藏的门道儿可不少,并非看看外观就能照猫画虎。
 

  就拿此届农业嘉年华上展
 

  建平台 多交流才能取到“真经”
 

  有些农业技术人员把专利技术免费送上门,手把手传授核心技术,这样的美事也并非总能赶上,很多时候,农把式“取经”路上遇到的也许是“学艺”无门。
 

  “展会上看到一项新技术挺好,想仔细打听打听,展商大多不会多讲,可展会一散,再想找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一些外地的展商,找起来更难。”有不少农户这样抱怨着。可另一方面,参展商也有自己的苦衷:“有些新技术涉及专利,其中的核心技术是不方便广而告之的,希望有更多和农户的沟通交流机会。”
 

  对此,惠之锦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政也有自己的感受。董政曾参与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农业嘉年华等展会的草莓新技术、新品种的布展。他坦言,作为公司一方是很愿意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科学管理理念的,但一些看起来简单的技术,实则较为复杂,仅凭展会上“匆匆一面”,很难说透彻。而对于一些涉及专利的技术,也确实需要有所保护,不可能全兜了底。“一年365天,除了参加展会的这几天,还渴望有更多和农户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在他看来,展会只是一个展示平台,更多的深入接触,还需要在展会后进行,比如可以组织农户到企业参观,引入企业在种植基地进行试点试验等,希望有关部门能搭建更多平台,让农民更稳妥、顺畅地“取经”。
 

  小贴士 盲目模仿有风险
 

  农民重视新技术,热衷观摩展会是好事,但是在“取经”路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此,北京盛堂律师事务所主任盛乃龙,给农民和展商双方提出了建议。
 

  “在农业科技专业展会上,会有些国内外参展商展示专利技术,农民学习模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侵权风险。” 盛乃龙介绍说,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而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除了假冒他人专利是侵权,如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等行为,也会构成侵权。
 

  他建议农户如果对某项新技术感兴趣,首先要留意是否标注了“专利”、“侵权必究”等标示、字眼,最好通过正当途径与展商联系,不要简单照猫画虎,避免侵权。而对于展商一方,他则建议如果展出了专利技术,则要遵从知识产权保护在先原则,提前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不要因为怕麻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今,随着科技在农业领域中不断显现神奇力量,京郊越来越多的“农把式”开始热衷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但凡身边召开了什么农业展会,都会兴冲冲赶去“取经”。这条“取经”路虽不像唐三藏那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