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要“精准狠”

2015-03-11     来源 : 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作者 : news


      赤峰市代市长毕力夫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地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从追求产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毫无疑问,这就为赤峰市今后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作为农牧业大市,怎样才能把农牧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而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来自宁城县的刘才和龙子云两位代表。他们认为,做大做强农牧业产业化,必须立足塞外赤峰这块天然宝地,瞅准市场行情、精选一个项目,大规模实施。
 

  刘才以他的芦笋产业现身说法。2007年,刘才经国内外市场调研,在家乡天义镇成立了赤峰神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试种1200亩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的芦笋,2009年见效。由于瞅准了绿色、有机、营养、健康这个市场需求,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使芦笋产业基地建设蒸蒸日上,产品在国内外走红。现已发展种植户千余户,户均纯收入1.5万元。目前,他的公司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塞外宝”牌芦笋酒、芦笋面、芦笋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已进入山东、上海等地。全国4家芦笋酒生产企业,唯独“神久”获得产品发明专利。最近,刘才还将应邀前往波兰、德国和意大利三国进行芦笋产品推广交流,让芦笋产品赚取更多外汇。
 

  “农牧业产业化要做大做强,政府部门必须全力扶持……”刘才深有感触地说。“神久”公司能快速发展到今天这样规模,除自身努力外,县、镇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功不可没。“下一步……”刘才雄心勃勃地说,公司还要建冷棚芦笋示范园,还需政府予以资金扶持。按现在市场行情,全县发展5000亩冷棚芦笋,农民纯收入能增加3亿元。5至10年内,把宁城县打造成中国北方芦笋种植基地和塞外芦笋绿色食品生产、研发基地。
 

  “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农牧业产业化,必须走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狭小空间,让特色种植犹如星火燎原,遍地开花。只有这样,才能由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作为宁城县一肯中林场场长,龙子云代表如是说。近两年来,宁城县把林果业作为产业化发展重要项目全力实施,全县林果面积已发展到13.3万亩,年产果品7万吨,产值达3.5亿元,利润3亿元。涌现出5个万亩果树乡、25个千亩果树村、30个百亩果树园,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70元。按县里规划,2020年末林果面积将达20万亩,产值1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00元,前景十分可观,效益振奋人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信贷投资、适合搞林果业的低效林优先采伐审批等政策扶持力度。此外,下力帮助农民摆脱数十年来土地分散经营这一羁绊乃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只有通过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经营,林果业才能上规模,果品才能上档次,农民才能发林果财。
 

  一个县是这样,放眼全市也是这样。由此看来,要让产业富民,必须立足本地,瞅准市场需求把产业做大,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因为,产业化做大做强之日,就是农民增收致富之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