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社稷坛折射出的重农思想

2019-02-15    来源 : 宏 伟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是农业社会。农业是中国的社会基础,国家的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都取决于农业。因此,土地和粮食是农业社会的根基。

我国的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着祭祀社稷的制度,人们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作社,把祭祀五谷神的地方叫作稷。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的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故封土立社,社为土地神;中国的谷物众多,不可一一祭之,故封谷立稷,稷为五谷神之长。于是,祭祀社神和稷神的地方合称社稷。

社神和稷神

据有关史料记载,社神和稷神是两位深受人们爱戴的“农业专家”。

其中,社神叫句龙,他能辨别土壤的性质,能种植各种农作物。稷神叫弃,是一位精通农事的“农艺师”。弃的母亲是邰氏女姜塬。在一次郊游时,她发现地面有一个很大的足迹,便试着用自己的脚与足迹比大小。她刚一踏上那个足迹,就感到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某种刺激。后来她就怀孕了,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人们都看不起这个没有爸爸的孩子,姜塬便将他遗弃在荒郊野外。幸运的是,路过这里的牛羊用乳汁哺育了他,天上的飞鸟也来陪伴他。一个好心人把他抱回家抚养,取名为弃。弃从小就喜欢农业,长大后他教会了人们种植作物,让人们不再受饥饿的折磨。后来,在山西闻喜的稷王山,人们发现了一种五色 石子,有的像麦粒,有的像绿豆……据说这是弃遗留下来的种子变成的,人们叫它“五谷石”。

我国的历朝历代都重视土地和粮食,不仅在各朝的都城设有祭坛,地方政府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认为“神”的威力巨大,可以佑护他的统治一帆风顺,可以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统治者每年都要祭祀社稷,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用社稷来指称国家。

古代社会以农立国

社稷坛位于北京天安门西,与天安门东北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对,太庙与社稷坛一左一右,体现了封建帝王“左祖右社”的都城设计原则,“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社稷坛是一座三层的方坛,以汉白玉砌成,代表“天圆地方”的理念。社稷坛面上铺有五色土。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

在唐代的时候,社稷坛所在的位置曾是幽州城东北郊的一座古刹;辽代将这座古刹扩建为兴国寺;元代将兴国寺圈入大都城内,改名为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万寿兴国寺的基础上修建了社稷坛。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而定的,置于皇宫之右(西)。

社稷坛的出现折射出我国古代社会以农立国的思想。社稷坛引人注目,也让人感到惊奇,人们都想找出蕴含在其中的故事。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王子重耳率领贵族一路逃亡。他们日夜兼程,疲惫不堪,饥饿至极。在茫茫原野上,重耳一行人四处搜寻食物。突然,重耳看见一个农夫在田间锄草,便跑过去求农夫给点吃的充饥。农夫打量着眼前这群四体不勤的人,弯腰从地里抓起一把泥土递给重耳,说:“我给你们的只有这个。”

重耳被农夫激怒了,扬起马鞭就要抽打农夫。这时,一个大臣站出来阻拦,说:“王子,这是神的旨意啊,这意味着上天赐给我们土地,真是一个好兆头。”重耳顿悟,郑重地从农夫手中接过泥土放在车上,继续策马前进。

历代帝王都看重国土,并将国土视为皇家的私产,因此便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重耳也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认识到土地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历代帝王用五色土构筑社稷坛,岁岁祭祀,意义不言而喻。

五色土的颜色排列有讲究

人类自古就把天地看作生灵万物的主宰。历代帝王为此总要在天坛祭天,在社稷坛祭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坛高筑于地面,坛内用五种颜色的土壤填满,社稷坛的五色土在历史上都是由各地进贡而来的。

五色土的颜色排列是有讲究的。

古人认为,五色土排列的五个方位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相结合,以五行学说中的五方对应五色。金木水火土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五种物质,它们代表五方五色:东为青色土,南为红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象 征着全国的土地。五色土厚约6.7厘米, 1492年,统治者将五色土的厚度改为3.3 厘米。

关于社稷坛五色土的排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传说远古时代的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天下之中,而在他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东方太皞,由木神辅佐,手持圆规,掌管着春天,属于青色;南方炎帝,由火神辅佐,手持秤杆,掌管着夏天,属于赤色;西方少昊,金神辅佐,手拿曲尺,掌管着秋天,属于白色;北方颛顼,水神辅佐,手拿秤锤,掌管冬天,属于黑色;黄帝居中,由土地辅佐,手拿一根绳子,掌管着四方,属于黄色。黄帝有四张脸,四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在五色土的中央,立有一根方形的石柱,名叫“社主石”,又称“江山石”,表示“江山永固”。此外,关于东西南北中,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中间为中央之神。 有关五色土的说法很多,尽管都不太相同,但是从社稷坛五色土的方位配置,以及方位与四季的匹配来看,都与汉唐期间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合,都意在代表我国广袤富饶的土地。

五色土与社稷坛的神秘与神圣,引发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和思考。

遥想当年,每年春秋两季,明清两朝的皇帝都前往社稷坛祭祀。祭祀前,社稷坛都要更换新土。新土由全国各地进贡,这体现了封建王朝的威严,也体现了封建统治者江山永固的愿望。

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捧着盛有五色土的祭盘登坛跪拜,祈求土地神和五谷神保佑农事顺利,五谷丰登。每当诸侯受封举行典礼的时候,皇帝还要按诸侯所在封地的方位,赐予诸侯相应颜色的土,表示授给诸侯统治一方的权力。在社稷坛上,东西南北中五色一体,象征国家领土的完整统一。

所以,社稷二字,自古就是国家的同义词。要把分布极广、相距遥远的各色土壤集中到一起,是不容易的。幸运的是,在徐州就有五种颜色的土壤。 《汉书・郊祀志》有这样的记载:“徐州岁贡五色土各一斗”专供朝廷使用。 往前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尚书・禹贡》有这样的记载:“徐州厥贡惟五色土”,在九州贡品中是特有的。《同 治・徐州府志》的记载更加具体:“赭土山产五色土,贡自夏禹,汉元始五年, 唐开元至宋皆有入贡……”赭土山,就是徐州西郊的楚王山,又名同孝山。

由于岁岁进贡,历经数千年的挖取,这里的五色土现在已经非常稀少。

历史的见证

如今,社稷坛不再神秘,作为古文化的遗存,它是历史的见证,经历 了近600年的岁月沧桑。在末代皇帝溥 仪退位前,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稷、祈祷丰年的场所。清帝退位后,社稷坛的祭祀功能和原有的象 征意义都消失了。民国三年(1914年), 内务总长朱启钤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在南面辟一门(今中山公园南门),后又在西辟一门(今中山公园西门)。 民国四年(1915年),原在礼部的“习 礼亭”迁建于中央公园内;1925 年, 孙中山逝世后,曾在坛北的拜殿停灵, 1928年,拜殿改名为中山堂,以志纪念。 同时,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1929 年,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山公园内成立,这是影响中国建筑学科发展的大事; 1942 年7月,在中山公园内建了中山 音乐堂。

时至今日,历代的封建帝王连同他们的王朝已经寿终正寝,社稷坛却没有被冷落,它已成为名胜景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参观。尽管如今的社稷坛不再举行祭祀典礼,但是由五色土象征的祖国大地,处处涌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珍惜国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同的时代,国土又面临着不同的际 遇。我国人口已逾13 亿,土地资源越 来越显得稀缺。土地连着社稷安危,土地关乎国家兴衰,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为中华民族守住繁衍生息的家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