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盘点即将落幕的2018年,人们会发现,这一年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出了系列惠农政策和举措。说2018是扶农、惠农力度最大的一年,并不为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旋律。今年的2月4日,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21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我国历史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的一个重要文件。文件首次提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提出“五位一体”推进乡村振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发展现代农业。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公布乡村振兴战略5年规划。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政治局第19次学习时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9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届农民丰收节,如期举行⋯⋯
这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与举措,给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什么?刚刚在湖南长沙闭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所展示的成果,印证了这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与举措所产生的效应。本届农博会,秉承“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办展宗旨和“精品、开放、务实”的办展原则,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集中宣传展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新成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新成果,践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新经验。农博会展示的成果表明,2018党和政府系列扶农、惠农政策与举措,推动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变。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今后几年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方针,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