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克什克腾旗达里湖的冬捕,想 不想看看?”接到热情邀请,我眼前不 禁浮现一组画面:黑夜。寒风如刀。
驱车向封冻的冰湖深处进发。当金色的晨晖映红了蓝白的冰面,拉网的号子声骤然响起。一堆堆白花花的大鱼,随着拽起的绿网涌上冰面,争相着翻腾跳跃,冰湖上顿时人鱼共欢,热闹 非凡……这一冬捕情景,六七年前,我在内蒙古第一大淡水湖达赉湖见识过。现在,当它又要在自治区第二大淡水湖达里湖再次上演时,怎不令我血脉 贲张? 走出赤峰机场,超过晚上8时。
抵达260 公里外的克什克腾旗,已零 时之后。原以为半夜就要动身,主人告诉说,起网将在中午进行,急切的心情方稍稍松弛。
当月最后一网
一大早,克什克腾旗农业局局长刘爱民过来通报,这次达里湖冬捕, 如往常同期举办旅游节。实际上元月3 日节庆活动就开幕了,于这天15 日结 束,只剩最后一网。
幸亏没有错过。更庆幸能够见到 举世无双的奇观。要知道,在这个185平方公里的大湖里,只有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和特种鲫鱼这两种野生鱼类,而且它们均属全球唯一。
达里湖为封闭式苏达型半咸水湖, 酸碱度(pH)达到9.5 至9.7。其他地 方的鱼类等生物,放进此湖,即刻就会一命呜呼。唯有长生天赐予的华子
鱼及特种鲫鱼,能在这儿平均7米深 的湖水中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特殊而又无污染的生存环境,又赋予它们特殊的品质。华子鱼生长极慢,六龄
成鱼不过16厘米长,体重70~80克, 但身上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元素和优良蛋白质含量高。
除了富有营养,还能帮助人们健脾开胃、活血通络。达里湖鲫鱼在北方同类中生长最慢,却也同样为天然滋补佳品。据说患有脾胃虚弱、溃疡、气管炎、糖尿病等病症的患者,食之可辅助康复治疗。于是,这两种鱼中之珍,多年前即得到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评“内蒙古名牌产品”。
达里湖还被列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有机水产品基地,并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达里湖的鱼儿身份特殊而又显赫,自然吸引了许多多关注的目光。
驱车飞快地驶离城区,到达里湖 90 公里路程,一会儿工夫就到了。离
岸下湖之处,冬捕旅游节开幕式的施还保留原状,可那些热热闹闹的圣火、颂祭词、祭冰敖包、奏马头琴等传统开湖仪式,只能在脑海中去想象了,我们直奔主题而去。
湖冰厚近1米,越野车压上去, 印出两道清晰的车辙,发出嘎嘎嘎的清脆响声。待一群黑影在眼前渐渐大,冬捕的渔场终于到了。
车上温度计显示湖面只有零下 21℃,推开车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忽地
袭来,虽然已是全副武装,露在外面的皮肤,还是感受到了刀割般的疼痛。鼻孔仿佛被塞住了,吸气有点儿困难。而不远处那些渔工,双手握着如同矛般的冰镩,正在凿着冰洞。一个洞子多由两个渔工轮番上阵猛凿,凿穿厚冰见水,看来很费功夫。显然他们已经奋战了好长时间,凿好的个个冰洞已呈一个半圆。另有渔工负责把渔网从冰洞塞入水下,穿针引线般为鱼儿设下一个水下大口袋。出鱼口的冰洞大得多,离它不远,两匹高头大马正在一个大转盘边伸蹄甩尾,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我举着相机拍照,不一会儿手就冻僵了,居然再也摸不到快门而那些身着厚厚棉衣的渔工,脸上被布罩遮挡得只能见到眼睛、鼻子和嘴巴,眉毛和鼻子旁,已经结上了一圈圈白色的冰霜。
我问一个渔工,觉不觉得冷?“今年算是暖冬,往年这个时候,气温起 码零下30℃。”他爽快地答道。
为啥要选最冷的季节捕鱼呢?除了这个时辰冰最结实,便于上冰劳作,大概还由于天越冷,捕到的鱼越是贵吧。我心里默默地想着。
那么,一年中难得的捕获季节,为啥不多捕几网,短短十来天就收场了呢?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个疑问。
长生天的慷慨赐予
看看手表,离出鱼时间还早。我们掉转车头,赶往达里诺尔渔场场部采访。
达里诺尔是蒙语音译。“达里”蒙语意为“海”;“诺尔”,也就是“湖”。
合在一起,即为“像海一样的湖泊”。
整个达里湖,形如一只海马,总储水 量达10 亿立方米。古往今来,湖水只
进不出,一直靠贡格尔河、亮子河、耗来河和沙里河补充水源,少许由泉补给。日换星移,今天的达里湖,积已大不如前,现在岸边一座名为“砧子”的小山包,据传过去曾经位于湖中心。而华子鱼和特种鲫鱼的生活习性,却依然如故。据清代《口北三厅志》载,因达里湖碱性水质不适于鱼卵孵化,湖中鱼类需到淡水河中产卵。
于是,“所产华子鱼,每年三四月间,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渔场场部墙上张的图片,展示了那种“千军万马”逆流而上的壮观场面:清澈的河水,被密密麻麻黑色后背的鱼群染成了墨色。即便仅只一书之宽的小溪,也挤满争上游的鱼儿。遇有坝状陡坎,鱼儿们会奋力一跳,瞬间就隐没于上游水中。其景其情,虽不如个头较大的三文鱼从海洋洄游至出生地那么有气势,但其奋勇喧腾,同样夺人眼球。每年湖鱼产卵期,克什克腾旗都要举办“华子鱼洄游节”,供人们一饱眼福。若乘华子鱼和特种鲫鱼洄游时捕捉,可谓手到擒来。保证它们安全洄游,于是成为保护这种珍贵自然资源的关键。在这方面,至今没有出现大的危机。
一是由于渔场及保护区加强了对相关河道沿线的值守,防止滥捕。此外,当地民众由来已久的对于长生天的敬仰,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也使得滥捕行为在当地不得人心,从而得到遏制。达里湖的鱼类,总是能保持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华子鱼虽然很难人工繁殖,但其繁殖能力看起来是很强的。一条性成熟的华子鱼,每次产卵接近万粒。一 条特种鲫鱼,产卵量更可达到8万粒。
可问题是,其中受精卵并不太多。“为了提高它们的繁殖力,渔场采取了各种人工增殖措施。例如每年都要安排人力,在产卵处布设水草,便于产下的卵附着孵化。”渔场场长高玉奎介绍说。
更重要的一个保护资源措施,是合理确定捕捞量。每年捕捞期,只有 春冬两次。5月捕鱼很少,冬捕时间也 不长,今年捕捞鲜活鱼,数量定为480 吨左右,比以往有所减少。
“现在被候鸟吃掉的鱼,实际上比渔场捕的多得多。我们正在考虑,怎么让落入鸟腹的鱼,能够少一点儿。”高玉奎说。
达里湖有“百鸟乐园”之称,由春入秋,天鹅、鸿雁、白枕鹤、丹顶 鹤、银鸥、燕鸥等297种鸟翔集于此。 仅天鹅一种,多时可达8万只。因此,
达里湖是继鄱阳湖、巴音布鲁克湖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天鹅湖。个头小小的华子鱼,是群鸟争食的美味。如何在保护鸟类与保护鱼类资源上保持适当的平衡,的确已是一个新的课题。
“赛甲鱼”
“快起网啰!”信息传来,我们立马奔回冬捕现场。
头道渔网,已被渔工拉出了冰洞。连接渔网的缆绳,系到几十米开外一个转盘上,随着马儿围着转盘奔走长长的渔网一节节慢慢地被拽上冰面。终于,在较粗的网眼下,几条足够大的华子鱼,首先露出了身子。
这种水中尤物,模样有点儿特别:背呈灰黑色,腹显银灰,身细长,头短小,像只纺锤。长长的背鳍和大大的鳞片,与其小个头显得不太相称。
又有特种鲫鱼出水。它们个头略大,形与色都与普通鲫鱼相仿。记得刚才在车上,司机小刘说,他的爱人不久前生孩子,他托人好不容易买了 条1斤来重的鲫鱼,每斤要价80 元, 据说这种鱼熬汤催奶很灵。
最后收网,大堆的鱼,随网奔涌而出。有渔工赶紧用把大抄网抄鱼,倒入旁边预备好的大盒子。有些旁观者,从盒子里挑出大鱼,过秤付钱,渔场顿时变作了渔市。
“今天的收获不算多,我们最多 时一网打上来过10 万斤!”有位渔工 告诉我们。
回到渔场场部,高玉奎场长已备好午餐,主菜当然是鱼。一条约摸两斤来重的鲫鱼,烧好端上了桌。“这条鲫鱼,长了十七八年啦。”高场长很确定地说。一盘华子鱼,炸得金黄金黄,模样甚是诱人。尝尝两种鱼肉,一个肉质细腻,一个刺少肉多,味道均是特别鲜美,营养价值更是不必赘述。难怪,人们要把它们称为“赛甲鱼”。
记得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以专集介绍过华子鱼的养护与烹饪。这次,看过达里湖冬捕才知道,能够吃到这种野生鱼的人并不多,以后也多不了。不过,克什克腾人对于达里湖及湖中精灵的呵护,应当被更多的人分享。因为在这里面,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诀窍。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