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又是一年新春。新春过后,又到“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的时节,农人开始忙于备耕了。
今年要种什么,怎么种?农人们各自心里有盘算。在盘算中,自然琢磨着当地的规划和中央的精神,包括此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释放的政策。
2019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从全局来说,做好“三农”工作对国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也关系到每家农户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新一年“三农”工作中特别要求,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对于涉及农产品生产与经营的决策者、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来说责任重大。多年来,我国农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诸如重点农产品种植保障系数受到挑战;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少;广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形不成规模;地区在规划种植结构上不尽合理,等等。
调整优化生产结构,这并非刚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一年多前甚至更早前就提出来了。为什么今年再次强调?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自然会随时变化;二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往往涉及所在地区或农户的利益,当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一旦影响到自身利益提升,自然影响到该地区或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到调整优化规划的落实。
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是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
粮安天下,这个道理自古延续讲到今天。当今中国,粮食仍然是农业的重中之重,13.9 亿人的吃饭问题,无论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一件重大问题,中国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中国人饭碗要装中国人自己产的粮食。
粮食是立国立民之根本,有了粮食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在发展、改革、开放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游刃有余。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统筹兼顾种粮重点地区和重点农户的利益。让他们赔本赚吆喝,毕竟难以持久。中南地区有个县,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有个叫雄伢的种粮户,2018
年秋在微信上晒了一张农家场院排了一溜装好包的新稻谷,正装车外运的照片。他在图片下写道:“今年粮食丰收了,但增产不增收。稻谷只卖到块把钱一斤。种了
10 亩稻,收了万斤稻谷,去掉种子、化肥等成本,忙一年只收益 5000
多元。这田怎么种?种粮亏大了。”这位种粮户的忧虑,有一定代表性。政府部门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兼顾这些种粮户利益的前提下,确保重要农产品的种植。
何谓重要农产品?我理解大抵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及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
怎么保证?前些年的经验,通过划分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来保证,实施差别化、定向化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虽然连年丰收,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2019
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硬任务。而要完成好今年这项硬任务,发挥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及种植农户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种植积极性,才能满足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在新一年的开春,让荷锄在春色里的从农者,以快乐种下新一年的希冀。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