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 览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于2018 年 11 月1日到5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举办。
本届农交会由农业农村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农业委员会、长沙市人民政府、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湖南省分会承办。
展会总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以“质 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农交会展区设置省区市综合展区、专业展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国际展区、扶贫展区、乡村振兴展区等。
并设有湖南精品农业展区、湖南市州展区、品牌农业展区和特色产业展区。
与此同时,本届农交会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沙特、伊朗、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国际招商重点,设置主宾国,组织专场推介或国家日活动,探索国际招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展会的国际化开放度明显增强。
本届农交会除了展示交易外,还举办了全国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 全国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会等14 项高 规格的重大活动。
全国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以“全国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全国乡村建设先进地区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思维、新模式、新业态、新举措,为乡村振兴聚力献策。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也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另外,在本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举办了全球农业南南合作高层论坛,围绕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农业
南南合作的新机遇”主题,开展开幕式、主旨演讲、高端对话等活动,并发布《全球农业南南合作长沙宣言》,共同探讨深化全球农业多边合作,共享农业发展新机遇的切实举措。
乡村振兴馆首次亮相,展现未 来乡村美丽图景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因此,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本届农交会的一大亮点。为突出乡村振兴主题,本届农交会首次专门设立了乡村振兴馆。
乡村振兴馆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主要承办,紧密契合“乡村振兴・携手同行”的主题,展示了 13 个省(直辖市)有代表性的乡村振 兴典型案例。乡村振兴馆的设立,将有助于集中展示一年来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探索和经验。
乡村振兴馆的参观流程分为序章、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未来之旅七个部分,同时还有浙江展区、“区块链下的新 三农”展区以及AR+VR体验区等板块。
展区突破传统展示方式,用实物讲历史,用镜头讲故事,用现代手段展现简洁而丰富的内容;在内容架构上涵盖了不同省份的案例代表,结合实物、图片、视频、场景模拟、微缩景观、电子及科技展示等技术,给参观者带来全方位的体验。
记者看到,在乡村振兴馆,实界 纪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VR 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引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微缩景观技术,参观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未来乡村的生产模式以及规划图景。
在“区块链下的新三农”展区,参观者将看到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参观者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现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正在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直接交流,如果消费者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要求农民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生产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农产品,满足了市场上“个性化、订单化”的消费需求。
在乡村振兴馆,除了有这些“高大上”的农业技术展示之外,还有很多乡村振兴示范区,展示了自身的建设成果,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和风貌,非常“接地气”。
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战旗村的发展始终立足于农,尤其是重新规划运营的‘乡村十八坊’是集生产、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
的乡村旅游品牌。1900 多亩耕地种植
蔬菜、蘑菇、蓝莓,用前店后厂式传统模式加工本村的农产品,游客可以体验加工、农耕、采摘等劳动乐趣,加上旅游度假区、商业体验街区的建设,战旗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就
业、创业。”
浙江东阳市花园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一直强调优秀人才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人才与科技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
在乡村振兴馆,参观者可以找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大乡村振兴要素的样本,战旗村和花园村只是其中的两例。陕西陇县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福建平和县的琯溪蜜柚等是产业振兴的典型;福建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人才振兴的样本;江苏马庄村“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旅游惠民”的实践和江苏华西村以“富脑袋”为导向是文化振兴的成果;黑龙江海伦市以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突破口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吉林查干湖的四十年水土治理是生态振兴的模板;福建下党村实施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福建赤溪村实施“四强四引领”党建工作法以及重庆龙沙建制镇示范试点实施从“联户保洁”到“联户自治”,探索以“治理有效”为突破口的全面振兴思路更是组织振兴的典范。
通过参观乡村振兴馆,参观者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停留于理论探讨中,更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我们可以从中深刻体会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内涵,让世界了解一个有活力、有力量的中国。
集中展示绿色发展成果,凸显 品牌农业重要性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本届农交会上,参展产品1.6万种,交 易额达337 亿元,到会采购商和专业 观众5万多人次,观展观众超过40 万 人次。
农交会之所以具备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集中展示窗口,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无法抵挡海量优质农产品竞相亮相所带来的味觉、视觉诱惑。
湖南安化黑茶、陕西周至猕猴桃、 山西孝义核桃……来自大江南北的各种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得到了经销商的青睐,展台前人流络绎不绝,参展商忙碌不停。总结其中的规律,会发现这些受热捧的农产品都属于“品牌农业”。
在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推介活动”的现场,白蕉海鲈、北京烤鸭、盐池滩羊、潜江龙虾、南京盐水鸭等品牌农产品一同争芳斗艳,来自北京、
宁夏、湖北、湖南等全国31 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产品闪亮登场,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品牌农产品推介的饕餮盛宴。
品牌是本届农交会的闪亮名片。
事实上,“全国品牌农产品推介活动” 是继2016年“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 活动和2017年“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 活动之后,农交会连续第3年推出品 牌农产品推介活动。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持久动力。
品牌农产品意味着出众的品质。
“我们富硒水果营养高,健康安全”“我们普洱茶叶世界闻名”“蒲江猕猴桃,红心、黄心都好吃”!推介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朋友们说起自家的产品都是底气十足。
中国品牌农产品要“走出去”,其他国家的品牌也要“请进来”。作为此次农交会的主宾国,乌干达和泰国也分别将各自的优质农产品带到了现场。乌干达是咖啡的原生地之一,咖啡的生产历史悠久。乌干达驻华大
使克里斯普斯・基永加展示了咖啡果和加工后的咖啡豆。泰国农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随请现场观众品尝了泰国特色美食芒果糯米饭,香甜可口的美食让观众们回味无穷。
农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在 2017 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基础上, 今年农业农村部又实施了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热情高涨,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协同发 展。目前,国家认定了62 个中国特色 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了13 个全国性农 产品产地市场,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等强势品牌脱颖而出。
除了品牌农业之外,绿色农产品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亮点。
记者在农交会现场看到,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占据了参展产品的大多数。 来自新疆14 个地(州、市)119
家企业的9大类100余种农产品在农交
会上展出,而他们主打的特色就是“雪水浇灌”“天然绿色”“枣香果甜”,着力宣传“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
交易会期间,新疆展团通过7场品牌推介活动,向国内外采购商和广 大消费者推介了20 余种新疆特色农产
品和深加工产品。其中,天山特制一等粉、疆莎巴旦姆、红旗坡苹果、宝圆核桃、塔和玉和田骏枣、火洲游记 无核绿葡萄干等6种产品获得本届交
易会“金奖产品”称号。
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打“绿色牌”,他们的参展主题是“绿色黑龙江、中国大粮仓”。以“展示成果,叫响品牌,提升影响,扩大交流,促进贸易”为参展主线,采取集中展示的形式,设
置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互联网+” 农业展、绿色有机产品综合展示等板 块,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
党的十九大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以及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
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数 据显示:2017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 认证面积发展到7636 万亩,约占全 国 1/5;实物总量4140
万吨,约占全 国的1/8;总产值2550 亿元,约占全 国的1/6;面积、生产量、产值分别 是 1999 年的25.8 倍、39.1
倍和71.6 倍。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 品 2555 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的产品523 个(农业系统认证),绿
色食品产品国家抽检合格率多年稳定 在99%以上。
记者还注意到,各地方除了着力宣传“产品绿色”之外,也在加大“环境绿色”“乡村绿色”的宣传力度,毕竟,只有在良好的种植条件下,才能生产出绿色的农产品。而乡村环境的优化,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体现形式。
据了解,今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达 到3000万亩。农业产地环境逐步改善, 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下降。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基本完成,畜禽粪污资源 化利用率超过60%。种养结构进一步 优化,供过于求的玉米面积减少,供不应求的大豆面积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新认证绿色、有机和 地理标志农产品8000 多个,累计超过 3.5万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