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我国农业科技大踏步走出去

提起农业,特别是提起农产品种 植,一般会认为科技含量不高。然而,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业研究中心2016进展发布会上透出重 要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经有61项 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了走出去,遍布 全球亚、非、美、欧等150 多个国家 和地区,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 医药、农用机械等领域,有力配合了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
  
  提升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水平
  提升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水平,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走出去的重要目标。
  湄公河次区域小农户的玉米、水 稻种植产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是玉米容易遭受一种叫作亚洲玉 米螟的害虫的危害,而水稻受水稻 螟虫危害严重。对此,由中国农业 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大规 模饲养和释放能专门寄生亚洲玉米螟的寄生蜂——赤眼蜂、能专门寄 生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赤眼蜂, 巧妙地实现“以虫治虫”。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与河北衡水田益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将 分别把玉米螟赤眼蜂、稻螟和螟黄赤 眼蜂的饲养与释放技术传授给老挝和 缅甸的农民。项目实施5年来,取得 了一系列成果。采集并筛选到适合大 规模生产的湄公河次区域稻田环境的 赤眼蜂种/品系,设计创新了12个经 济有效的赤眼蜂大规模生产设施、研 发集成了赤眼蜂大规模生产技术,研 发集成了适合湄公河次区域的以生物 防治为主的水稻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并开展了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和应用, 核心示范面积达5000公顷。示范区农 药使用次数降低1〜2 次、成本降低 1500 元 / 公顷、产量提升150 千克/ 公顷。
  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了当地农技 员和稻农的技术能力,培训赤眼蜂生 产技术人员60 人、综合治理技术员 90 人、稻农3000 多人。累计推广示 范水稻、玉米综合治理技术各10万余 亩,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篇,发表会议摘要、海报、会议报告7次, 超过了项目实施的总体预期。
  外来动物疫病疫情是发展中国 家农业的又一大隐患和威胁。针对亚 非等地区频繁爆发动物疫病疫情等问 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陈化兰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利 用埃及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毒 株,研制了针对埃及特异性毒株的灭 活疫苗(Egy/PR8-1 株),效果显著 优于埃及原有疫苗。该疫苗自2010年起成功投放埃及市场,已累计出口 近 5.7 亿多羽份,使埃及禽流感得到 有效控制。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 医研究所还与印尼合作在印尼投资建 厂,生产禽用疫苗并在当地推广。研 制的口蹄疫疫苗和诊断制剂等产品已 出口乌克兰、立陶宛、越南、缅甸、 朝鲜、蒙古等国家,2014年通过商务 部援助项目为朝鲜提供了价值200多 万元的口蹄疫诊断制剂。该所的绵羊痘诊断制剂出口到乌克兰、立陶宛、 越南、缅甸、蒙古等国,目前,正在 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洽谈口 蹄疫系列疫苗出口事宜,已与巴基斯 坦相关公司草签了合作协议。
  
  中国生物农药走向世界
  农药,对于主张生态种植者是个 禁忌的话题。实际上,科学的生物农 药对现代农业是不可缺少的。
  2016 年 2 月 22 日,也许是中国 农药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美国爱利 思达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签署了“阿泰灵” 的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是中美 两国签署的首个生物农药独家代 理合作协议。
  爱利思达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Arysta LifeScience)是世界知名的 农化公司。该公司在法国圣马洛实验 室对“阿泰灵”产品进行了14个月、 多批次的样品全组分分析、室内生物 测定以及美洲、非洲、亚洲等8个国 家开展的35 项试验结果表明:“阿泰 灵”能有效提高植物免疫力,控制病 害发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且安全环保无残留。
  “阿泰灵”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研究员带领的科 研团队,历经10多年自主创新研发, 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中保集团 成功转化的重大成果。
  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 大国,但进口农药占据很大的市场份 额,且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化学农药的 用量高于世界平均用量。为改变农业 生产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现状,世界 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化学农药替代 品及技术,以确保食品安全。
  故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那时, 传统农药的研制大多是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为靶标,而忽视了调动植物自 身免疫能力。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 问学者的邱德文,从事的就是植物抗 性蛋白质的研究。
  当时,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发现 了植物体内抗性物质超敏蛋白,并将 这种天然产生的蛋白质开发成能应用 于农作物上的农用生物技术产品。邱 德文清楚地记得,当时有评价称,“用 蛋白质来治疗植物的病虫害是农药行 业的革命”。而他本人也因在此领域 研究成果突出,被美国环境保护委员 会授予了2001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 战奖。2002年,在美国从事了8年相 关研究的邱德文归国。回国后,他主持了“863”计划 “新型多功能农药 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 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思路,研制一种 诱导免疫的农药。
  作为团队首席专家,邱德文带领 研究团队筛选了弱致病性病原真菌, 获得能高效提高植物免疫的极细链格 孢菌株,分离纯化高活性热稳定蛋白, 通过高效蛋白生产加工工艺,并添加 增效因子氨基寡糖素,配制成 6% 寡 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阿泰灵。自 2003年立项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 专利7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 出版专著2部。
  2013年12月25日,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 管理局组织专家,对邱德文科研团队 完成的“激活植物免疫的链格孢菌蛋 白生物农药创制”进行了成果鉴定, 专家们认为该成果首次创制了具有我 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真菌蛋白农药3% 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和防 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生物农药6%寡 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多种植物 病害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取得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激活蛋白类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 理论和技术支撑。
  2014 年,历经 10 年多的时间,我 国首个抗病毒蛋白生物农药——6%寡 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由中国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厂获得国家农 药登记,并注册商品名称“阿泰灵”正 式上市。阿泰灵颠覆了以“杀灭”为主 的传统植保观念,其最大特点在于通过诱导植物自身免疫, 增强植物抵抗能力,改 善植物的健康状况,以 此抵御病虫害的侵扰。
  自面世以来,中 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中保集团在全国28个 省市区大力示范推广 阿泰灵,累计应用面 积达3000万亩次。对 多种作物病毒性病害 控制效果达65%以上, 提高产量10% 以上, 并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使用阿泰灵处理的农 作物田可减少化学农 药使用量30%左右。


培育绿色超级稻,维护世界粮 食安全
  大米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粮食 作物。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中国 农业科学院利用绿色超级稻分子育 种技术,为亚非目标国家培育第二 代绿色超级常规稻和杂交稻。目前 在亚非目标国家和地区共有38个绿 色超级常规稻和26个杂交稻通过品 种审定并发放到农民手中。绿色超 级稻品种同当地品种相比普遍增产 20%以上。
  另外,在目标国家参加区试的绿 色超级稻品种有128 个,其中东南 亚 96 个、非洲32 个。预计近两年 将有一大批超级稻品种通过审定并 推广种植。迄今,绿色超级稻在亚 非目标国家的推广累积总面积已超 过 150万公顷,预计农民增收超过5 亿美元。
  优良棉花新品种是中国农业科 学院的另一个优势学科,具有明显 优势。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中 棉系列”棉花新品种助力中亚农民 增产增收,通过在吉尔吉斯斯坦建 立“中吉棉花科技园区”、在塔吉 克斯坦建立“中棉银海科技有限公 司”等方式,在当地推广中棉系列 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目前,中棉 系列品种已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审定, 成为当地主栽品种,推广面积超过 15万亩,有效提高棉花单产60%以 上,对当地棉农增产增收发挥了积 极作用。此外,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 成功将棉花新品种向苏丹和坦桑尼 亚等非洲国家推广。下一步将与塔 吉克农业大学合作,在塔吉克斯坦 建设现代棉花科研与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构建了 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合作体系, 已与83个国家、38个国际农业研究 组织、7 个跨国公司(基金会)等建 立起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17 个国际组织签订82份院级合作协议。 建有中外联合实验室64个,搭建起 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合作体系, 为中外科学家提供了高效合作交流 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 表示,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我们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 主动作为,以信息所为依托,集合全 院优势科技资源于2016年初组建成立 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 将秉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跃居世 界科技高端”的使命责任,切实发挥 农业科技决策智囊团作用,为我国农 业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