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行最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 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此前的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做出了“全面提升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 量兴农”的工作部署。如何落实好质 量兴农战略已成为摆在各级农业主管 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尽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自动调 节、推动农产品走向优质优价之路, 但往往充满着盲目性、代价巨大和“劣 币驱逐良币”的悖论。因此,政府这 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发挥得好坏就变 得至关重要。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 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 好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 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 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 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
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 安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关于“源头治理”“四个最严”的论述, 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指明了方
向。2014 年 11 月,农业部、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加 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的意见》。2014年12月,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2015年4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食品安
全法》。2015年8月,农业部印发了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暂 行)》。2016年6月,农业部《关于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 设的意见》出台。同年,农业部已启 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准备工作。
2017年3月,农业部印发了《“十三五”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农业部门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质 量兴农”战略,认真落实“四个最严” 要求,狠抓突出问题治理,我国农产 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连续5年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 向好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 两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 险监测),共监测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155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
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 品96个品种。监测结果显示,抽检总 体合格率为97.6%。其中,蔬菜、水果、
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 分别为97.0%、96.7%、98.3%、99.4% 和96.0%,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
格率为99.8%,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持续稳定向好。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巨大的工作付 出。近年来,农业部加大了例行监测 和监督抽查力度,连续开展专项整治, 查处了一大批案件,“三聚氰胺”连
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基本打 掉地下生产经营链条;高毒农药和禁 用兽药问题基本解决,区域性、行业
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 长广德福表示,从是否符合标准、发 展趋势是否向好、能否及时发现和查 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看,我国农产品
总体是安全的、有保障的。目前我们 的质量标准正在与国际对接,上市销 售的农产品96%以上是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农产
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些 地区、个别品种上还比较突出,个别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这 里面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
落后的原因,又有违法成本低、处罚 不到位的问题,也和我们农产品质量 安全工作起步晚、力量弱、个别地方 工作不到位有关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出来的, 也是管出来的。”广德福表示,接下来, 农业部门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 在的突出问题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继续开展好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 “三鱼两药”和屠宰环节专项治理, 同时,把专项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管结 合起来,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综合执法,加大执法衔接力度,力 争5年内基本解决面上的突出问题。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 局长金发忠表示,下一步,农业部门
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产管并举”,认真落实“四个 最严”,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加快转 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手抓执法监管,
实行依法严管、全程监管,全面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安全是 底线,质量是品牌,被动守底线,主 动创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不仅要守住安全的底线,还要主动追
求质量与品牌的提升。”在今年2月 16日召开的全国推进质量兴农工作部 署会议上,广德福做出上述表示。这 也预示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
作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 阶段大步迈进。 据悉,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 继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质
量兴农,从生产和监管两端发力,全 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 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保
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力提升。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步伐,新制定 农兽药残留国家标准924项、农业行 业标准88项。强化标准实施,推动各
地加强标准集成转化。实施“三品一 标”提升战略,以“三品一标”引领 农业品牌化,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 不断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覆盖面
和影响力。“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达 到11.8万个。 执法监管成效明显。保持高压严 打态势,部署开展了禁限用农药、兽
用抗菌药、农资打假等7个专项治理 行动,全系统上下联动,出动执法人 员224.3 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 122.2 万家次,查处问题1.06
万起, 公布执法监管典型案例19个。
安全县创建扎实推进。按照国务 院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 质量安全县创建,推动各地进一步
加大创建力度,落实属地责任,创新监管模式,在监管体系建设、标 准化生产、全链条监管、全程可追溯、 诚信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发挥率先
作用。对首批107 个安全县(市) 进行授牌,确定第二批215 个县市 作为创建试点单位。
追溯体系加快构建。推进追溯体 系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管理信息平台于6 月 30日上线,公 布相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制定追 溯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组织四川、 广东、山东三省开展试运行工作, 努力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 监管体系。
风险监测评估深入开展。聚焦突 出问题,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 全风险。例行监测范围覆盖155个大 中城市、100 个品种和94 项参数,
基本涵盖主要城市、产区、品种和参 数,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6%。组织对粮油、蔬菜、水果等 15类农产品实施风险评估,切实提高
风险预警能力。
监管长效机制稳步构建。联合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 等29个部门签署备忘录,建立农资和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对失
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推进食用农产 品合格证制度试点,打造全链条监管 机制。建立全天候舆情监测制度和上 下联动、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应急
机制,妥善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 问题。 除此之外,全面保障公众“舌尖 上的安全”,还有重要的两点需要确保。
一、源头控制能力全面提升。按 照中央部署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 坚战,开展产地环境污染调查与治理 修复示范,解决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
理问题。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 目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和兽 用抗菌药治理行动,推行高毒农药定 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广绿色防控、
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做 到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有效实施生产 档案记录和休药期制度,力争“十三五” 末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中
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完善法律、制度,实现农产 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有法可依、有章 可循。在法律法规方面,要修订《农 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畜禽屠宰、
转基因等配套法规,将一些有效管用 的办法上升为法律制度,实现与《食 品安全法》两法并举、各有侧重、相 互衔接。在监管制度方面,要围绕农
业产业链条,抓住农业投入品、产地 环境、种植养殖、收贮运、畜禽屠宰等关键节点,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 提出管理要求,形成一整套制度体系,
用管用的制度来规范生产经营主体行 为,提升监管水平。
处理好三个关系
成也质量,败也质量。提升农产 品的质量水平,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 量和效率,是坚持质量兴农战略的必 由之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增收与否,
农产品质量最关键。对于广大消费者 来说,生活品质的高低与农产品质量 关系重大。为此,推进质量兴农,不 仅意义重大,而且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推进质量兴农,要守住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底线。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必须 有守底线、保安全的意识。要强化监
测评估和风险防范,健全农产品质量 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全程可追 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 台,深化突出问题治理,确保不发生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推进质量兴农,要抓住农业绿色 发展的机遇。农业的本色就是绿色。 绿色发展既能增收又能增效,既能保 安全又能保生态。当前,各地围绕绿
色发展,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实行 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农 业绿色发展正大步迈进。
推进质量兴农,要围绕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是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现 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核心是从生
产端、供给侧发力,用改革创新的办法,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 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
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要抓住关键两点。
一要坚持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 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 品安全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化农业
之路,必须是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要实现这些,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大 力推行标准化种养。这既能推动农业 走向现代化、增加产量,还有利于确
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行农业标准 化,可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推动农业产业化。目前,许多农村地 区都面临着“明天谁来种地”的拷问。
这个难题,要靠产业化:转变传 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粗放、 低水平的种植方式,积极培育种粮大
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 打造“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
二要强化品牌 保护,走品牌化兴农之路。推行农业 标准化,不仅能提升农产品质量,而 且能引导农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农
产品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 线,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是产业发展 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这既离不开标准 化的支撑,也需要品牌化的发展。标
准是质量的准绳、品牌是质量的展示, 通过提升标准、完善体系提升质量; 通过品牌打造,提升质量附加值,提 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标准、质量、品牌,
共同推动我国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化。
当下,老百姓最期盼的是安全优 质农产品、清新空气、纯净水工程, 需要让质量兴农战略落到实处,以惠 及广大消费者。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