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优先・优质

2018-11-15    来源 : 王 谨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让农民和涉农者振奋。

9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 时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要坚持农业现 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 农业强国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事关 国家发展大计。

事物的运行,总是有先后顺序的。选择重要的、急迫 的事务优先运行,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则。乡村振兴、 精准脱贫,在当下正是全国急迫的事务、工作的重点。

中国有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人勤春来早,百事农 为先。”中国作为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大国,历朝历代的 老祖宗所奉行的处事原则多是“百事农为先”。在中国古代, 随着集镇的出现和工商业的崛起,中国城市文明得到发展, 拉大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工商业利润大大超过农业所产 生的价值。人们逐渐意识到:“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 不如商,刺绣不如倚市门。”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和重 商轻农的不同思想派别。但论战终归是论战,农、商仍然 紧随社会时势发展。据悉,到宋代宋神宗的时候,朝廷的 税收中工商税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农业税。工商业这么一 个大财源,朝廷怎么会放过?于是,封建王朝在重农的同 时,也注重工商业的发展。到了现代,“百事农为先”的 古训逐渐疏于提起。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1世纪初叶, 曾一度将“以钢为纲”取代“以粮为纲”,工商业被提到 优先发展地位,农耕之本种植业被冷落了,乡村土地遭到 侵占或工业污染,不少靠种地为生的农民进入贫困之列。

中国的国情,毕竟多年来还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 数;尽管近些年部分农民进城,但农民仍然占相当大的数 目,不少地区的农村还不发达。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注 重农业、农村、农民,是要拉现代化后腿的。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延续, 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正式启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由此拉开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的大幕;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现在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有助于开启城 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按照中央的要求,需在 两个“优先”总方针下,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 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 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 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目的是最终达到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 其中,优先发展优质农产品,提高品牌农产品率,不可或缺。 要通过优胜劣汰,调整种植结构,淘汰普通的甚至劣质的 农产品,优先种植优质的农产品,既有利于实现农产品较 高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又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舌尖上的 安全度、美感度;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