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道地中药材如何更地道

2018-12-15    来源 : 石 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中华大地地广物博,不同的植物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从江南到塞北,几乎每一个区域,不同的纬度都会有自己代表性的“药”之龙凤。如云南文山的三七,川藏的红景天,长白山的人参,它们都在不同的纬度上各自被一方土地滋养着。

中药材的品质,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传统上,最优质药材被称为道地药材,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近几年,国家实施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程,强调“健康中国战略”,道地中药材迎来发展的好时机。

“目前,全国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接近 7000 万亩,产值接近4000 亿元。”中 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分会万跃宁会长告诉笔者,但发展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如深加工项目有所欠缺、种植不规范、品牌效应不高等。

道地中药材如何更地道?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中药材种植区,一探究竟。

操作要规范 品质更出色

影响一味药材药效的因素是多维度的:生长环境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包括生长地的地域、海拔、土壤、空气湿度、昼夜温差等多种复杂的因素都会影响中草药的药性,一味中草药经过地质与环境的变化,在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下,在这一方土地汲日月之精华,成为优良品种。因此适宜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道地药材的种质。

此外,道地中草药也离不开良好的种植工艺。道地药材产区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当地药农掌握了丰富的种植技术,重视品种的改良、优化,常常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能够使药材更为出色:颜值高,香气持久,易于保鲜,更能发挥出难以超越的疗效。 以前人力两三天翻1亩地,如今 大机械一天深翻平整60 亩;1亩地种 多少白芍,株距、行距、深度多少,都计算得清清楚楚;合理施肥,用料 不多,效果更好……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一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药农闫素香对“规范化”的认知更深了。

为了让药农种得明白、消费者买得放心,近年来亳州市在中药材种苗选育、栽种、日常管理、初加工等环节大力推广规范化,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突破口,加大示范引导,中药材种植的规模、质量和效 益不断提升。

亳州是多种药材的道地产区,《中国药典》中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种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其中,“亳白芍”已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按照标准,种植亳白芍的土地要 深翻40 ~60 厘米,土块细碎,土壤 疏松平整。传统农户种植,土地分散,翻整土地全靠药农“面朝黄土背朝天”,要达到这个标准比较困难,但流转土地后,连片的大面积土地让大型机械有了用武之地。两台拖拉机来回穿梭,在它们身后,土地松软平整,即使是用手,也能轻松挖出一个苗穴。药农们分组行动,两人相距半米多,并排在前面用锄头刨穴,后面一人将白芍芽头左一个、右一个按入穴中。

这种注重栽种细节,不断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基地,在亳州不止一家。

在亳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示范 区,还有其他14 家企业建设的1万亩 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共同组成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规范化种植,能否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梅岩药材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梅岩介绍,判断中药材的优劣,一般 看大小、色泽、品相。凭借30 多年的 经验,他发现规范化种植的中药材,由于生长空间均匀,很少受杂草、虫害影响,再加上初加工注意技巧,整体质量要比传统种植的高很多。

品牌要打响  效益更突显

甘肃省定西市自古以来就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富集区、人工种植主产区和仓储 物流集散地。 在梅川镇车路村,宽阔的柏油路两边是当归、党参和黄芪等药材种植农田。村主任车卫红介绍说,现在全 村3300 亩耕地全部种上了药材,305 户人家中收入最多的每年超过了10 万 多元,最少的也有3万多元,人均达 5000多元。 据车卫红介绍,每到药材采挖时间,从周边市县来收购鲜药材的商贩在路边会排满队,所以根本不愁销路。

初春时,买药苗的商贩也会来。这里一半以上的人家有小轿车,在镇上或城里有楼房。他回忆说,十多年前,这里只种小麦和大豆,一亩收入不到 200 元,种上药材后每亩能收益5000 元左右。如今,这个村和附近的永星、永光村,没有一个外出打工的,都在忙着种药材,不出家门也照样挣钱。

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植当归,著名的“岷归”就出产在这里, 已有1700 多年的栽培史,在全国外销 中占到90% 以上,国内市场占到70% 以上,中医药品牌效应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道地药材的品牌保护,定西注册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地理 标志4个、品牌商标50 多个,制定审 颁中药材省级无公害标准27 项,认定 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通过良 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当归、党参、 黄芪基地5个。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成 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甘肃扶正药业的贞芪扶正系列产品享誉全国,不仅成为“陇货精品”,而且被确定为中药保护品种和原产地认证产品。岷海药业所产“岷州牌”浓缩当归丸,被收载国家标准。

据统计,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 达150 万亩,其中三大主栽品种当归 31万亩,党参48万亩,黄芪35万亩, 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4%、70% 和 65%,占全国的60%、20%和40%,种 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 一。目前已完成种子种苗基地11 万亩, 全市中药材总产量23 万吨,中药材种 植业总产值达76亿元。

打造全链条  提升附加值

地处川西平原的什邡市隐峰镇,被外界誉为“川芎之乡”。

川芎是一种四川道地中药材植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最初主产地仅在四川都江堰。随着栽培技术改良和育种技术提升,与都江堰相邻的隐峰镇等地区逐渐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川芎主产区。隐峰镇常年种植川芎 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近5000 吨。 隐峰镇党委书记谢华说,“隐峰川芎”个大质优,但长期仅作为中药材销售,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波动大,农户收入有限。如何提高川芎附加值,是摆在眼前的一道新题。

为了将川芎产业做大做强,隐峰镇积极引导当地川芎合作社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打造全产业链,相继研发出“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糖片”和“川芎宴”等产品,已经成功推向市场。

鑫和川芎种植合作社是隐峰镇最 大的川芎种植农业合作社,社员近600 户,每年川芎药材平均交易量在2000 吨左右。“‘隐峰川芎’在外口碑好,过去每年夏季川芎收获,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争着抢着来购买。研发的系列 新产品也是订单不断。”48 岁的鑫和 川芎合作社社长曹义说,最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每年的春秋时节,田间地头也挤满了川芎“菜贩子”。“稍微勤快点的种植户,去田里摘一天嫩川芎叶都能挣到上百元。”

曹义说,川芎现在浑身都是“宝”,甚至连川芎秸秆都得到有效利用,粉碎后与粗粮进行搅拌,喂养的鸡、鸭等家禽体格健壮,食用口感良好。

据了解,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川芎精油”也已经被研发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川芎的经济效益。

谢华说,一株川芎从栽种到收获、再到精加工产品的问世,摆脱了单纯依赖药材市场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走上一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道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