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质量为本: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

新年 伊始,习近平主席对食 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 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虽然食品安全形 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 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 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为本: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大都 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提升 农产品产量, 适应人口增长对农产品 的数量需求。这个阶段的目标, 在我 国也已经达到。第二阶段,提高农产 品质量, 较好地适应了温饱之后人们 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而 这个阶段,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 过去是产品计划分配、定量供应、凭 票购买,现在生产力发展了,农业产 出量增大了,消费者所关心的不再是 能不能买到东西, 而是购买的商品是 不是卫生安全, 是不是富有营养。因 此,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必须 以质量为根本,加强优质农产品的供 给。
  “十三五”已经开局,农业结构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 还存在哪些问题?重点从哪里抓起?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深入基层调研, 并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局的相关领导,以寻解答。

质量为本: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

  严控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
  时至今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北洋镇罕溪头村草莓种植户老叶,提 起 2015 年草莓农药残留超标事件仍 然感触颇深。当本地农业局工作人员 告诉他,在抽查的30个批次草莓中, 有11个批次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 其中包括他种植的草莓时,老叶的第 一反应就是瞪着眼睛反问:“怎么可 能?”
  几年前,老叶放弃原来种植的西 瓜,开始转向草莓,通过摸索和学习, 他家的草莓在当地渐渐有了些名气, 附近村民甚至城区的市民,都专程到 草莓园里来采摘。“这几年草莓销售情况都很不错,价格也比较稳定。” 老叶告诉笔者,他原本打算继续扩大 种植规模,但突如其来的农药超标检 测结果,让他损失数万元,计划基本 泡汤。“我非常犹豫要不要继续种植 下去,万一又出现农残超标怎么办?” 老叶说。
  和他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很多 种植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 这么大范围检测指标不合格?笔者通 过采访了解到,主要是农户对农药的 使用不规范引起的。在黄岩区,草莓 种植并不是一个传统农业项目,西瓜 种植倒是占了更多的市场,近些年草 莓行情见涨,不少农户转投草莓种植, 一些“新手”种植户就按照种西瓜的 套路给草莓打农药。另一方面,他们 2016年购买的农药,都来自当地的一 家农资经营店,这种农药似乎并不是专门用于草莓杀虫的,而是用于水稻、 果树的,残留量比较大,不适合草莓 这种直接食用的水果。
  笔者通过多处采访发现,各种农 药、兽药、激素、化肥等投入品的超标、 违规使用,正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 的源头之祸。对此,有一种声音解释 说:不用这些投入品,百姓的餐桌就 没有保障。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是 不是也该反思反思,投入品是否用得 过多过乱?农业生产一线何以越来越 依赖化学药剂?生态种植技术为什么 得不到推广?科研部门为何开发不出 低毒、高效的农用药剂?只有弄清这 些问题,或许才能为保障农产品的质 量与产量找到正道。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相关领导表示,为严控投入品污染, 2017年将从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 节入手,实施最严格的监管,解决好 农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大力推行高 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推进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严厉打击制 假售假、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强化 安全用药指导服务,普及绿色防控、 健康养殖等技术。
  投入品污染给农产品质量带来 的危害让人心有余悸,更让人担心的 是整个农业环境在被严重破坏。山东 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前所 长刘兆辉介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 农药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局限,真 正作用于作物上的农药仅占施用量的 10% 〜 30%,其余20% 〜 30% 进入 了大气和水体,50%〜60%残留于土 壤中;甲胺磷、呋喃丹类的剧毒农药 残留在土壤中,60年内都无法降解。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相 关领导告诉笔者,只有打好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攻坚战,才能切实把好质量 安全源头关。2017年,要着重开展产 地环境污染监测评估,逐步推行产地 分级管理,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政策 扶持,强化废旧农膜、秸秆、畜禽粪 便综合利用,切实净化产地环境。

质量为本: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

  生产标准化,抢占市场先机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要想 从根本上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 题,就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行标 准化的生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 很难从源头上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每到猕猴桃成熟季,浙江省衢州 市衢江区周家乡的生产基地里都是一 片忙碌的景象,有人在摘收猕猴桃, 有人在接收订单。碧岭丹地家庭农场 农场主老王笑着告诉笔者:“一切按 照标准来生产的猕猴桃品质好、口感 佳,单价卖到25元/斤(1斤=0.5千 克),订单络绎不绝,基本都是杭州、 金华的老客户。”
  没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基础, 农 产品质量安全就无从谈起。近年来,衢江区深刻认识到,解决农产品质量 安全问题必须从农业标准化生产抓起。 仅2016年一年,先后组织300余人次 农技员深入一线基地,现场指导农场 主标准化生产,从土壤的重金属、氮 磷钾含量和pH 指标、有机质含量到 农药的选择、用量、用法,农产品的 储藏、运输等,一对一服务家庭农场。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实行标 准化生产,农产品的安全指数越来越 高。现如今,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 已经成为衢江区每个家庭农场的“第 一守则”。
  笔者在多地采访中欣喜地看到, 当下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已经把标准 化生产作为抢占发展高地和市场先机 的必然选择,并付诸实践。农业部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相关领导表示, 新的一年,相关部门将力推标准化生 产。完善标准体系,突出“两药”残 留标准,新制定1000项农药残留标准 和100项兽药残留标准。推动各地将 标准集成转化为操作规范,让农民看 得懂、学得会。推进标准实施,面上 抓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加强标准
  宣传、培训和指导;点上抓“三园两场”, 扩大创建规模,带动广大农户实施按 标生产;产品上抓“三品一标”,力 争“三品一标”的发展速度在6%以上, 用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
  
  狠抓监管,做到全程可追溯
  辽宁省大洼区为保证农产品安 全,在监管上可谓下了一番狠功夫。 成立了首家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局,专职负责全区农监工作;镇级农 监站实现场所、装备、人员、经费、 职责“五到位”,村级农监站实现人员、 经费、职责“三落实”;区与镇、镇 与村逐级签订“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工作责任书”;各农产品、农业 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向农监部门报备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农 监部门向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 营主体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 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纵向分层监 管到底、横向分块监管到边、纵横监 管无缝对接、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 化监管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 作“末梢神经”的通畅。
  “有了这一道道屏障,心里就有 了底,敢负责任地说,从我们大洼出 去的可追溯农产品一定是安全的!”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相关领 导自豪地对笔者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诸多环节影 响,做到全程监管是一道牢固的“防 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相关领导介绍,相关部门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打通部省地县三级四层监 管链条,努力实现全程监管无缝对接。 国家层面主要是做好顶层设计,尽快 建成、用好追溯信息平台,出台相关 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启动生猪等5 个重点产品统一试点工作,在规模以 上的主体和各类生产基地推行食用农 产品合格证、包装标识、扫码交易等 制度,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 衔接机制。地方层面要以“菜篮子” 大县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 方探索形式多样的追溯模式,逐步实 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性农产品追溯 全覆盖。
  另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局相关领导还告诉笔者,监管体系 队伍的建设不能松懈,要抓住当前有 利时机,抓紧健全机构队伍,强化手 段条件。重点是推动“菜篮子”大县 全部建立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 落实监管经费。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 “特岗计划”等方式为乡镇充实一批 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十三五”农产 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争取中央及各 地财政资金支持,为基层监管执法配 备一批装备。加大培训、练兵力度, 提升基层监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 水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