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2017-12-16    来源 : 孙 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就农产品而言,当前大路货居多、优质产品偏少,这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 升级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正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河所说,我国农产品供 给与需求目前存在错位,即供给质量与消费者需求的错位,“低端农产品太多、 积压,高质量、高品质的农产品太少”。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 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 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是农 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 出位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 发展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提供更多 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 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 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当下,发 展绿色农业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农 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 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已经到了必须 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  全面提升 产品质量
  农业绿色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 任务,又是一项深刻变革,不可一蹴 而就。因此,要以绿色理念为引领, 标本兼治,持续发力,利用有限的资 源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把农业 资源利用过高的强度降下来,把农业 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让生态 环保成为现代农业的鲜明标志。
  “我这里的农产品虽然比市场价 格高出一倍多,但是游客只要来过一 次,看到生产过程,很多人都加入了 我们成为会员。”在山东省淄博市张 店区中埠镇,刚刚给游客装完500个 鹅蛋和300斤葡萄的“尚农本初”农 场的负责人张秀芝向笔者介绍。
  淄博市尚农本初农业发展有限公 司葡萄种植园是张店区的一家产业扶 贫基地,从2013年开始用“效法自然, 酵素种植”的方式发展绿色环保农业,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以会员制订 单生产为营销方式,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张店区针对很多农户以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 效益低、农药化肥使用超标、养殖业 抗生素滥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绿 色发展为理念,大力推广节本增效、 统防统治等技术方法,使农业生产逐 步实现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 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应 有之义,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更 是一种理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农业 绿色发展是整个绿色发展的基础,事 关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 全,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 发展。 每年的芳菲四月,江苏省东台市 的西瓜即将“出阁”,200 多个种植 大户的西瓜早早就被上海、南京等地 的大客户下了“聘礼”,抢订一空, 而本地人要到五月份西瓜大面积上市 才能一饱口福。
  “东台是中国西瓜之乡,获得国 家地理标志商标。我们长期坚持绿色 发展,用科技提高品质,用品牌拓展 市场,西瓜价格提升了数十倍,富裕 了农民,让西瓜变成了东台一张靓丽 名片。”东台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以绿色理 念为引领,大力发展以绿色环境为前 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 绿色生活为追求的绿色农业,创造出 “四个一”农业品牌,让农民在发展 中拥有获得感。 “一只瓜”让农民年增收20亿元。 “东台西瓜”获得中国首个瓜类地理 标志,当地农民跟着纬度种西瓜,从 东南亚一直种到陕甘等地。每年5月份,东台“爆炸瓜”抢占市场先机, 甜透了大江南北,更充盈了瓜农的“钱 袋子”,仅三仓镇就有300户农民种 瓜年收入超10万元。
  “一根丝”带动20万农民致富。 素有“中国茧都”美誉的富安镇,所 生产6A级白长丝成了欧美市场的“香 饽饽”,掌控着世界高档丝市场定价。 “一篮菜”直供长三角。农民在 大棚里生产青椒、韭菜、番茄,全部 采用标准化种植,不打农药,追施有 机肥,长出的“放心菜”深受上海等 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
  “一棵树”成就沿海最大苗木基 地。新街镇农民家家栽树苗,田野处 处绿色,路旁满眼苍翠,苗木经线上 线下销往全国各地。仅方东村2016年 苗木收入就达12亿元,农户家家挣得 钵满盆溢。 如今,东台绿色农业面积已经扩 大到了150万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 2500多家,农民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生产监管齐发力  产品供给更 安全
  《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 显提升;到2030年,农产品供给更加 优质安全。对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表示,要实现 这些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主线,从生产和监管两端 发力,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
  走进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的 早蜜桃生产基地,就会被这里桃树的 “气势”所震撼。在广阔的桃园里,一棵棵桃树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 个个精神饱满,排列得整整齐齐,每 棵高矮、大小都差不多,就连枝丫的 修剪也都符合规范要求。
  据了解,孝南区的早蜜桃生产基 地以每年30%的速度发展,到目前为 止全区已开发基地达4万亩,品种也 由原来的“砂子早”发展到“春花”“红 艳露”等20多个品种。早蜜桃基地的 发展是孝南区近年来实行标准化生产 的结果。从品种选育、苗木繁殖、肥 料选择、病虫防治到采摘装箱都严格 按照标准进行,亩产值可达2000元, 而没有按照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果园, 每亩产值仅700~1000元。在发展早 蜜桃种植的同时,孝南区还注重产业 链的拉长加粗,积极发展“桃园生态 养鸡”,即让鸡在桃园里食虫,减少 了农药使用量,而鸡粪又能肥地。这 种“双赢”的养殖法成为实现早蜜桃 生态种植的重要举措。
  按照标准化生产的方式不仅给果 农们带来了实惠,还改变了他们的产 品质量意识,桃农们已经从过去只注 重“高产量”转变到现在的保证“高 产优质”。
  由此可见,只有推行实施标准化 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才能从生产环节 实现生产效率最高、质量最好、成本 最低、效益最优。因此,要想提供更 多的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推行农业 标准化战略是最有效的实现路径。 除此之外,加强农产品生产、加 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牢固树立依法 监管、全程监管理念,严防、严控、 严管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是保障产 品供给更优质的另一个重要砝码。 在湖北省江夏区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视频监控室内,公司总经理林 万青向笔者展示了生猪全程可视化监 控设备。“我们按照危害分析与关键 控制点(HACCP)体系的要求建立养 殖档案,全面记录生猪生长过程,每 头生猪从配怀、出生到出厂均可实现 全程追溯。”林万青说。
  地处武汉南大门的江夏区,是武 汉市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十二五” 规划最大的菜篮子生产基地。江夏区 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监 管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近年来,江夏区实施“互联网+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强化信息化 平台建设,建立了以追溯体系为核心 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15 家农资门店、2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 12家街一级监管站检测室全部纳入该 监管平台,同时市区两级监管平台实 时连通,达到实时查阅、监控的目的。
  “通过监管平台,我们可以随时 获知所纳入企业的施肥用药情况、自 律性检测情况,以及监管站的监督抽 查开展情况、检测室运行情况,初步 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层次、全过 程、信息化‘智慧监管’。”江夏区 农业委员会质检科科长徐水林说。 据悉,江夏区自2016年起,1000 亩以上规模蔬菜生产基地均实现“二 维码”全覆盖,2017年“二维码”管 理逐步向规模以下企业推广。
  
  推进绿色产业扶贫  向绿色要 生产力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江河上游、湖 库水系源头、农牧交错地带,生态地 位极为重要,生态系统又十分脆弱。《意 见》提出,建立贫困地区的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贫困地区的农 业绿色开发机制,要用好生态绿色牌、 善做山水文章,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推进绿色产业扶贫,向绿色要生产力、 竞争力,让绿水青山成为脱贫靠山。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乡人韩 梅芳因有机稻改变了生活。以前他在 奉新县城一家企业打小工,日子过得 艰辛。2015年他听说家乡很多人在种 有机稻,便毅然回乡开始在风光迷人 的梯田里“掘金”,当年就靠种有机 稻增收1万余元。 澡溪是省级贫困乡,又是国家 级生态乡镇,如今这里的生态农业 风生水起,带动贫困户靠吃生态饭 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靠好 山好水好风光推动脱贫攻坚,在江西 随处可以找到鲜明的例证。 位于赣州崇义县上堡乡水南村 的观光农业园,引进了全国优良观 光高产油葵品种种植,集休闲观光、 旅游采摘、高产优质食用油生产于一体,先赏花后卖油,园区建设与 贫困户利益高度联结,有效帮助贫 困户脱贫增收。
  赣州兴国县将油茶产业作为精准 扶贫的主导产业,财政统一采购200 万株油茶苗,免费发放给贫困户栽种。 全县共规划133公顷以上扶贫油茶基 地 9 个、333 公顷以上基地11 个、 666 公顷以上基地2个,贫困户采取 入股和务工等形式依托基地获得收入。
  吉安永新县因地制宜发展兼具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林果产业和林下 经济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 养、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 全面实施生态产业扶贫…… 在生态扶贫上,江西持续发力。
  在今年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江西)实施方案》中提到,“十三五”期间要开展“绿色培训”,建立绿色 创业扶贫基金,培养农村地区绿色农 业发展带头人。
  建立贫困地区的农业绿色开发机 制,在保障生态的同时,还要抓住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机遇,适 应消费市场升级需求,在贫困地区大 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优质绿 色农产品,支持打造品牌,提升特色 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虽已立冬很久,但在江西省永新 县高市乡合家村菜地里的西兰花仍是 绿油油的一片。62岁的贫困户戴细朵 和老伴俯身在地里忙活着。 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合家村流 转360亩土地种植西兰花,每亩年收 入可达4000元左右。“别看这么小一 块地,我家脱贫全指望它了!”朴实的戴细朵一脸认真地说。
  永新县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发 生地,这里因山而名,是江西省重点 生态功能县;但也因山而贫,是国家 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特困片区县。 作为山区县,永新扶贫开发既要 “靠山吃山”,又要守住绿水青山。
  经过摸索,永新终于在两者间找 到了结合点,凭借千垅万亩绿色蔬菜、 千丝万缕种桑养蚕、千秋万代珍稀楠 木、千村万户井冈蜜柚“四个千万” 生态农业工程,当地走出了一条经济 发展、生态改善、贫困户增收的绿色 脱贫路。
  目前,“高山种楠、缓坡植柚、 田间种菜、河滩育桑”的立体综合生 态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当地贫困村全面 铺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