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多棱镜(65期)

2019-02-15    来源 : 洪奇敏

▶  全国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67%

2018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 有300多个示范县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新装备、 新技术在农业各产业各环节加速应用。 2018 年,水稻机插(播)率超48%,玉米、马铃薯机 收率分别接近70%、30%,同比均提高2个百分点;油菜收获、 花生种、收机械化率均超过40%,同比均提高3个百分点。 新疆棉花机采率达到35%,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广西 等甘蔗产区预计榨季机收面积比上季增长1倍。全国果菜茶 机械化推广面积超过3.9亿亩次,水果蔬菜综合机械化率接 近30%,茶叶种植加工全程机械化模式在浙江等主产区开始 普及。重庆、湖南等地农田“宜机化”加快,丘陵山区机械化开始提速。 2018年,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18.7万 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万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 务面积超过42亿亩次,有力促进了小农生产和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2018年粮食总产量13158亿斤

2018 年,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 到13158亿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农业农村发展保持好势头,农业产业 结构在调整中优化。2018 年,调减非优 势区水稻800 多万亩、玉米400 多万亩,粮 改饲面积达到1430 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 过3000 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到 2.3∶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

因为紧紧抓住了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抓住了重农抓粮增收这个关键,抓住了乡村振兴战略这 个总抓手,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2018年,划定粮食生产 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9.3亿亩,完成水稻、小麦 和大豆划定任务。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200 万亩,高效节 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农机深松深翻整地超过1.5亿亩。

▶  我国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国际领先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 团队完成的“6种茎叶类蔬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 研究开发”,经评审专家组评议,该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首次提出适宜茎叶类蔬菜机械化生产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蔬菜耕种复式作业装备;创制有序收获备,有效解决蔬菜收获散乱的难题,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的 20~30倍;创制跨行高地隙通用型动力平台及模块化割台, 通过更换割台或关键部件可收获小白菜、甘蓝、芦蒿、芹菜、 苋菜、菠菜、空心菜等多种蔬菜,机具利用率提高了7~10倍, 实现了茎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提高30%。 该成果获得授权专利54 项,相关技术与装备已在蔬菜 生产基地应用推广。

▶  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超8000万亩

2018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目前,全国已新 增高标准农田面积8000 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000万亩,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8 年,机构改革理顺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农田建 设资金全面整合,彻底改变了以往“五牛下田”、分散管 理的局面。据初步调度,2018 年仅中央层面就统筹安排近 1000亿元农田建设类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  我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

“中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乳业合格率居首,油、肉行 业现轻微波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 授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 她说,2018年第三季度对比2017年及2016年同期的大 宗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可以看出,粮、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的样品合格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乳制品, 其合格率持续在99.5%以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合格 率为97.3%,肉制品合格率为97.8%,略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  羊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专家表示,现阶段的羊乳行业特征,与当初牛奶产业爆发十分相似。不难预料,整个羊乳产业将进入类似当年牛的高速发展期,成为中国乳制品市场的增长新势力。

资料显示,我国奶用山羊优良品种主要是五大奶山羊品种,分别是陕西关中、山东崂山、河北唐山、河南和吉林 延边五地的奶山羊。在100多年时间里,陕西关中地区养殖 了全国超过三成的奶山羊。目前,陕西省奶山羊饲养量共有 200多万只,每年羊奶产量达50多万吨,排名全国第一。而 国内羊乳市场规模已从2014 年的30 亿元攀升至2016 年的 近200亿元,产业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当前,我国羊乳 产能占据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

国际奶山羊协会主席、陕西省奶山羊产业技术创新体 系首席科学家曹斌云说,据估算,未来10 年中国乳业市场 的开发潜力在6000 亿元左右,羊乳产业的市场开发潜力在 2000亿元以上,但目前还不到200亿元。

▶  我国渔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018 年,渔业系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渔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升渔业发展质量,取得 明显成效。 水产品总产量多年来首次出现回落,海洋渔业资源出 现恢复性增长,减船转产完成“十三五”目标的86% 和 69%,二三产业比重持续加大超过50%。休闲渔业发展保持 火爆势头。 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开启新征程,生态养殖模式迅速推广。

全年未出现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产地水产品监督抽检 合格率达到99.6%。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投放鱼礁6094 万空立方,已划定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00 余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35个,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和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保护。 渔业执法“严”字当头,捕捞生产强化渔船管理,发布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远洋渔业强化规范管理。

▶  茶叶行业进入品牌集中红利阶段

2018年,茶行业品牌取得了较好成绩。八马、品品香、 中茶等茶叶品牌的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消费者对茶叶品牌 的认识度越来越高,茶行业开始进入品牌红利阶段。2018年 11 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中国茶业 品牌盛典在武夷山举行,公布2018 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 2018 中国茶业品牌传播力十强企业、2018 中国茶业最受消 费者认可十强企业、2018 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名单、2018 中 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旨在推动品牌力量共同发展。

▶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 数据显示,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 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 65%。杂交水稻年增产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 人口。但由于杂交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无法保持其杂种优势,育种家必须每年进行制种,农民每年也必须购买新的种子。

“无融合生殖可以随着世代更迭而不改变杂交品种的杂合基因型,从而实现杂种优势的固定,这有望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新的革命。”王克剑说。

▶  农业农村部新批准进口5种转基因生物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 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 书(进口)批准清单,新批准了包括耐除草剂油菜、耐除草 剂大豆等5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并批准了26 项续申 请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新批准进口的5种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巴斯夫种业有限公司的耐除草剂油菜RF3,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的耐除草 剂油菜MON 88302,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 DP4114,先正达农生物保护股份公司和巴斯夫种业有限公司 的耐除草剂大豆SYHT0H2,以及陶氏益农公司的耐除草剂 大豆DAS-44406-6。 本次获得安全证书批准进口的31 项农业转基因生物用 途全部为“加工原料”,为制油、制糖和饲料等提供原料,不作为直接农产品在市面上出售。

▶  中国将成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主打市场

为实现2024 年达到450 亿美元的出口目标,俄罗斯计 划拨4060亿卢布用于支持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对油脂工业、 食品加工业、鱼类和海鲜、谷物、肉类和乳制品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出口供应量,并确定主要销售市场——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国家、波斯湾和非洲。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伊纽申表示,向中国供应俄罗斯农 产品和食品是推动两国贸易的重要方向。2018俄中两国贸易 额增长约25%,俄罗斯出口增长40%,其中农产品出口额 占据对华出口总额第三的位置。

▶  美用“生物工程”标注转基因食品

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美国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中关于生物工程食品标识的拟定规则,建议食品生产商使用“生物工程”来标注这些食品,而非常用的“转基因”。

目前,国际上转基因标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性按录标识,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由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的,必须标识,但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另一种是定量标识,定量标识就涉及阈值的问题,但这也备受诟病,认为并无学理由。

为统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生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这一处理,“避免了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和工作权威性的否定,也避免了社会上转基因食品不当争议的延续,并满足了社会部分成员的知情权。”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从美国农业部建议的生物工程化食品的标识是一个绿色的笑脸来看,美国政府对转基因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 那就是绿色安全环境友好。”

▶  美国开发出增产40%的转基因作物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缩短农作物的“光呼吸” 路径,可使某些农作物增产达40%,有望用于应对全球人口 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和调控设计出3种不 同的“光呼吸”替代路径,大大缩短了“光呼吸”原本迂回复杂的反应路径。他们发现,经基因改造缩短“光呼吸”路径的作物生长更快、更高,茎部更粗大,比普通作物多产出 40%的生物质能。目前,田野研究主要利用烟草展开,下一 步将用这种技术使大豆、豇豆、大米、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农作物增产。

▶  2018年巴西对华猪肉出口增218.7%

巴西发布的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巴西猪肉出 口总量55.04万吨,同比减少7.12%;出口总额10.71亿美元, 同比减少26.89%。 受中国爆发非洲猪瘟影响,巴猪肉对华出口在2018 年 强势增长,出口量达15.59万吨,同比增加218.7%,出口额3.04 亿美元,同比增加202.4%。 对华出口猪肉占巴西猪肉出口总额的28.32%,中国一 跃成为巴西猪肉出口第一大目的地。中国香港(19.77%)、 新加坡(7.96%)分列第二、三位。

▶  日本准备向美国农产品开放市场

自2018年12月30日起,日本将对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智利等在内的国家削减关税,并放宽产品进口配额限制,而这些国家都是美国在农业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 此外,今年2月1日起,日本政府将开始执行《欧日经 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欧盟28 国的农产品提供类似优惠, 这相当于是给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这些美国的竞争对手提供更大便利。

美国农业部曾在一份报告中称,日本新的自由贸易政“可能会通过向美国国际竞争对手提供优惠准入,侵蚀美国市场份额,压低美国农产品出口商的利润”。美国肉类出口 协会估计,日本的新贸易协议加在一起,将在5年内给美国 牛肉和猪肉出口造成每年逾10 亿美元的损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