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如何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

据笔者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了解到,经过 26 年的稳步发展,绿色农产品已经打造出了一个 精品品牌,创建了一项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更带 动农民致富、推动农业结构升级、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

  近些年,许多地方在追求农业的 快速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模式比较单 一,往往是低水平和掠夺资源式的生 产方式,导致了农产品生产重量不重 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普 通农产品生产过剩,以致滞销,给政府、 企业和农民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这 实质是供给侧出了问题。2016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农 业供给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 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绿色农产品具有一般农产品所不 具备的“安全和营养”的双重保证、“环 境和效益”的双重效益等特征。如在产品质量方面,主要有无污染、安全、 优质等特征;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 做到生产过程的资源节约,消费过程 的环境友好,消费结果的对他人与后 代有利;在品牌优势方面,绿色农产 品一般是农业生产化企业的品牌产品, 具有较强的名牌效应;此外,绿色农 产品生产需要经过严格的监测和认证, 具有市场准入高等特点。
  助力供给侧改革,绿色农产品肩 负重任,也优势明显。
  
  提升产品品牌 增加农民收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以大草原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 天蓝水净、远离污染,有着得天独厚 的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条件。除了蒙牛、 伊利、鄂尔多斯等响当当的知名品牌外,该地区还有相当多的其他绿色农 畜产品。为了把这些产品推出“深闺”, 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多种措施扩大其 品牌影响力。
  两年前,“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 广场”落户北京。按照“有机、绿色、 无公害、地理标识、原生态”的要求, 严格筛选了 100 多家农牧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汇集了众多的优质特色产品, 共计 12 大品类、600 个品牌、1000 个品种、上万种产品。在首都图书馆 附近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里, 热闹异常,顾客络绎不绝,相对陌生 的品牌名和一同标注的蒙文,让人印 象深刻。蓝色牧野肉业公司负责人对 笔者说:“商户进驻广场可免一年租金, 能省掉好几十万元。没有租金压力, 很多厂家把这里当作展销点,一边销 售一边跑市场,努力扩大自己的品牌 效应,把来自大草原的‘绿色名片’ 介绍出去。”
  “虽然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 进驻北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产品今后 可以一劳永逸地进入北京市场,但是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产品的 品牌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相关 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由此可见,品牌 建设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 求,无品牌的绿色农产品很难在市场 中站稳脚跟,只有建立自己的绿色农 产品品牌,才能使农业真正成长为利 润率高、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效产业。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工作人 员告诉笔者,截至2016年12月10日, 全国新发展绿色食品企业3949 家, 产品8930 个,分别比2015 年同期增 长10.9%和8.5%。全国有效使用绿色 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10116 家,产品 24027个,同比分别增长5.6%和2.7%。 绿色食品企业总数首次突破1万家, 产品总数接近2.5 万个。农业系统有 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951家,比2016 年同期增长7.7%。 发展绿色农产品,还可以促进优 质优价,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和有效途径。
  “右玉羊肉香满园,沙棘、苦荞 走遍天,马铃薯、杂粮真赚钱,农民 收获笑开颜。”近年来,山西省右玉 县把发展绿色农产品作为提高农民收 入的重要手段。“过去杂粮论斤卖, 现在论包卖,一包五谷豆浆网上最高 售价76元。”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 司负责人相霞向笔者介绍:“我们带 动农户实行绿色生产,不上化肥、不 打农药,全程无污染,然后以高于市 场收购价10% ~ 15% 的价格收购基 地农户的粮食,为3500多户农民解决 了卖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每年每户农民增收近万元。”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农 民增收。2016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 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但较往年已 经明显放缓,为近13 年来最低,农 民增收难度加大。发展绿色农产品是 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笔者了解 到,全国已有489 个单位创建696 个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 积1.73 亿亩(1公顷=15 亩),对接 企业2716 家,带动农户2198 万户, 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

如何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

  推进结构调整 促进生态发展
  在当今世界农业尤其是高效生态 农业发展大潮中,绿色农产品生产可 谓独树一帜。它在客观上确保了农产 品乃至整个农业的高效、生态、安全 与无公害性,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 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保护了生态环 境的健康发展,进而成为高效生态农 业的必由之路,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 基本方向。 具有前瞻眼光的浙江省金华市早 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开始调整农业 结构,尝试生态农业,着力开发绿色 农产品的生产实践。以磐安县为例, 为加快绿色农产品开发,出台了一系 列的政策制度。如加强生态公益林建 设,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减少工业污染, 严禁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等,初 步形成了食用菌、中药材、茶叶、商 品蔬菜、经济林、畜牧业等六大绿色 农产品支柱产业雏形。
  2016年,金华市专门印发《金华 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力争2020年,全市农业基本实现产业绿色发展、生产清洁可控、 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和制度 机制创新。当前,金华市在种植业方 面重点扩大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发展 有机米、无公害稻米生产,扩大油菜、 饲料、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抓好以 盆地西部为主的优质米基地、城郊“放 心”蔬菜基地及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建设;在畜牧业上,依据相应标准, 严格开展畜禽类绿色产品生产,增加 瘦肉猪比重,配置新兴产业奶牛业, 发展牛、羊、鹅等草食畜禽;园艺以 水果、茶叶、花卉苗木为发展重点, 瞄准市场,扩大优质水果种植面积, 加强花卉苗木和特色水果基地建设, 茶叶基地建设以武义、磐安等具有较 多山地的县市为主,开发名茶和有机 茶,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水产业重 点是扩大名特优品种的养殖规模,应 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生产高质 量、适应市场需求的水产品。整个金 华市呈现出一派发展绿色农产品、保 护生态环境的欣欣向荣景象。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适销对路 的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可以推 进农业结构调整,进而逐步形成生态 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走上一条自我发 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的生态动态平衡轨道,促进高产、优 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笔者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了解到,全国创建了24个有机农业示 范基地,总面积达到2534万亩,初步 形成了稻米、蔬菜、水果、茶叶和畜 牧产品等各具特色的有机种养示范模 式。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步伐也在 加快,全国共有绿色生资企业121家, 产品266个,分别比2015年增长21%和10.4%。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示 范园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河北、吉林、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 西8个省(自治区),涵盖蔬菜、水果、 茶叶、食用菌等产品类别,农业种植、 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等业态相融合的 示范园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
  
  引擎发力  坚持“四发展”
  21世纪的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 纪的农产品是绿色农产品。当前,全 球绿色农产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 30%的速度增长,我国的一些以绿色 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也是供不应求;同时,据尚普咨询 行业分析师对绿色农产品发展的预计,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第四大绿色农产品 的消费主体。种种现象表明,绿色农 产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政策环境来看,2016 年 12 月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 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 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 质量安全监管。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要求 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品质管理,支持 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 护基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 全的农产品品牌。 从市场条件来看,随着城乡人民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不 断增强,消费档次正在加快升级,对 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的有效需求 快速增长,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 消费需求已成大势,绿色农产品具有 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绿色农产品必须把准定位,引擎发力, 坚持以下四个“发展”,争取再迈新 台阶。
  坚持稳健发展,致力打造精品品 牌。结合绿色农产品发展实际,在稳 步扩大发展规模、增加产品有效供给、 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全力 把品牌做好做实做强,切实维护品牌 的公信力。要瞄准发达国家水平,进 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始终保持标准的 先进性。加强全程质量管控,从严把关, 确保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
  坚持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水平。目前,绿色农产品的主体结构、 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还不是太理想, 要重点引导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 企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示范合作 社发展绿色食品,提高产品档次;加 快畜禽、水产品发展,丰富品种结构,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挖掘资源潜力, 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持续增强动力机 制。绿色农产品发展需要政府推动与 市场拉动“两力”相结合。一方面,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有序实施绿色农 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争取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创设。另一方面,通过持续 开展品牌宣传,支持产销对接、专业 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扩大品牌 的影响力,增强市场拉动力。
  推动创新发展,全面优化服务效 能。将绿色农产品技术标准转化为生 产操作规程,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加强对 生产企业、基地农户的技术指导和服 务。继续推进现场检查、检测检验、 许可审查、证后监管等制度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效能。加快信息 化建设步伐,完善“绿色农产品网上 审核与管理系统”,提升为申报主体 服务的水平。加快建设专业化、网络 化的信息资源公共平台,为全社会提 供优质、高效、权威的产业信息服务。
  绿色强农、绿色惠民,我国绿色 农产品虽然仍存在许多亟待改善提升 的地方,但不可否认,这种绿色生产 方式保护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提高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农产 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 民增收,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 着力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