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乡村振兴势在必得 品牌发展已成共识

2019-03-20    来源 : 戈旭皎

2月18 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至此,2019 年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两会 全部完成。在各地方两会上,农业问题依然是各省市政府和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今年的地方两 会上,释放出了一些关于2019 年各省 农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信号,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在未来的一年里,各地方将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指导本区域的农业工作:

关键词一:乡村振兴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9 年的地方 两会上,各地方都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五个振兴”为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山东省同样提出了“五个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纲领,该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高起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研究制定齐鲁样板标准体系,探索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分类推进机制,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布局调整、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机制,深化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19 年的各地方两会,乡村振兴 被各个省份摆在突出的位置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地方对于乡村振兴的部署更加具体,也更加全面了。 综合来看,各省份2019 年将集中解决 两个问题:一是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括改造厕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包括完善公路、配电网、物流、其他综合服务平台等。例如陕西省,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 村容村貌提升,建设200 个以上乡村 振兴示范村。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

山东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年内完 成投资150 亿元。开展新一轮农村电 网升级改造,实施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等重大工程,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在荣成市、淄博博山区、邹城市、郓城县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着力建立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江苏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饮水安全、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 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提高至95%以上。 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 建农村公路3500 公里、改造桥梁800 座。推动水电气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深化殡葬改革,加强乡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等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此外,各个省份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了 2019 乡村振兴的“特色规划”。安徽 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安徽省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高 标准农田400 万亩以上,发展农业产 业化联合体500 个,创建农村一二三 产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引导城市资 源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通过各个省份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部署,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一年里,会有更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在神州大地上涌现出来,城乡差异将进一步缩小,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二:品牌农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品牌农业的发展迎来了习习春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明晰了品牌建设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各地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品牌农业对引领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措施,扶持当地品牌农业发 展。在 2019年地方两会上,“品牌农业” 四个字更是被广泛提及,这意味着在当前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大背景下,农业品牌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

河北省提出,聚焦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河南省提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稳定粮食产能,推进“四优四化”,加快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青海省提出,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实行农牧渔全链条标准化绿色生产,培育一批市场认可的“青字号”特色农牧业品牌,让消费者少些担心,多些放心;湖北省提出,推进“荆楚优品”工程,培育潜江龙虾、恩施硒茶、随州香菇等国家级品牌;江苏省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加快地理标志培育力度,创建一批市 场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此外,记者通过追踪全国各地方两会了解到,不仅各个省份对发展品牌农业高度重视,各个地市也开始将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引领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株洲市在2019 年的两会上,将农 业品牌建设列入到了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六大行动”之中,其中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开放强农推进行动、绿色发展深化行动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升行动。

南京两会上,有代表指出,南京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存在着小、多、杂现象,为人熟知的大品牌不多,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和强势品牌很少。加快建设南京农业品牌,首先应分品种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负责制定并实施从生产到收购、再到市场营销,以及内部行业自律等一整套系统和行之有效的品牌运作措施和方法。

重庆两会上,有代表指出,要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的引领示范效应,打造具有巴渝民俗文化底蕴、具有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步扭转重庆市农业品牌小、散、弱的现状。 2019 年地方两会上的“品牌热” 折射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农业品牌曾在相当一个时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当时农业主要解决温饱和市场供应问题。传统上只注重生产,很少考虑流通,导致了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增产不增收。现阶段,品牌化已然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品牌农业成为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打通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媒介、农业和农业企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大力推进品牌农产品营销,深入开展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三:脱贫攻坚

2015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 年 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 面小康社会。2018 年,中国脱贫攻坚 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 万以 上,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 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到了 2019 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到了最为关 键的一年,因此,“脱贫”也自然成为各地方两会上的关键词。

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精准脱贫。坚持精准方略,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加大深度贫困县村、特殊贫困群体、重点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力度,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统筹贫困县村和一般县村、地区帮扶和家庭帮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继续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大行动”,实施“四项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总攻战。建立脱贫正向激励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严格落实市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确保14 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 20万黄河滩区居民搬迁。 山东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强化成果巩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力“两不愁三保障”,牢牢把握精准方略,减少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突出重点领域,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统筹各类 扶贫资源,巩固提升“4个2”和黄河 滩区脱贫成果。认真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开展新一轮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青海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认真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问题整改。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八个一批”“十个专项”上持续用力,统筹推进行业扶贫和贫困村提升工程,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做 好易地搬迁收尾工作,确保剩余的17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0个贫困村全部 退出、7.7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 完成4年集中攻坚任务,如期兑现军 令状。加大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对敢动扶贫“奶酪”的绝不手软。

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注重研究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群体的相对贫困问题。

在各地方两会上,可以明显感受到,脱贫攻坚是各地方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面对如期脱贫摘帽的军令状,各省份正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实做细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奋力实现高质量脱贫,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