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2017 年,平泉香菇、迁西板栗 和鸡泽辣椒被农业部等九部门认定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今年,河北省又推荐了内丘富岗苹果、安国 中药材等申报第二批……”11月13日, 河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情况。
“特色农产品,小品种也能做成大产业。”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段玲玲表示,今年河北省创建52 个省 级以上特优区,每个县确定1~2个
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重点 培育20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是指具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聚集区。
通过特优区建设,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农业竞争。
发挥各地优势 发力特色产业
我国陆海兼备,幅员辽阔,南北跨越多个热量带,东西跨越多个地形台阶,多种多样的气候和地貌类型适宜众多种类的农业生物类群生长发育。经过长期发展,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独特品种、特殊品质、特定区域的特色农产品,达到了一定生产规模,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特优区主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之外创建,“两区”内个别具备传统优势、地理标志认证、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区域特色产品,也可创建特优区。
走进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黑木耳产业带遍布乡野。一场雨过后,天桥岭村一处摆放基地的黑牡丹更显晶莹剔透。这里共摆放了200 多万袋 黑木耳,场面壮观。
笔者了解到,在汪清县,木耳被 百姓喻为牡丹:春末摆放落地的白色菌 包被称为白牡丹,盛夏成熟采摘的黑木耳被称为黑牡丹。
汪清县县长元国介绍说,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既要强调“特色”,更要突出“优势”,汪清木耳可谓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首先,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汪清木耳的特色。汪清县地处于长白山麓,典型的半山气候,四季分明,为木耳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另外,汪清县地貌为“八山一水半草 半田”,八山是80%的面积属于山区, 一水10% 是水系,5% 是耕地,5% 是
草地。这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是黑 木耳产生的天然区。
其次,汪清黑木耳产业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栽培经验非常丰富。最初,黑木耳的来源主要是山上采摘,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黑木耳的人
工栽培,至今已有40多年的栽培经验。 第二,生产技术领先。汪清县跟国内的科研机构研发出了更适合当地种植 的延特3号、延特5号,还统一了基
本标准,实行了不同模式,实现了黑木耳的产业化、规模化。第三,产业链比较完善。汪清县已经形成了菌种开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废弃料治理为一体的循环闭合式产业。
近年来,我国特色产业发展应该说成绩斐然,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特色区域逐渐形 成。现在有将近7000个地理标志产品,
这些产品80% 以上都是特色农产品, 已经形成了一个区域。二是产业规模 逐步扩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6 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3.35
亿亩,产量 7.98亿斤,人均600千克;油料、糖料、 肉类、蛋品、奶类以及水产品人均占 有量合计达到278 千克;各种薯类和
水果合计人均360 千克、粮食人均占 有量447千克,再加上进口的农产品、 食品等,我国人均占有农产品食品已 超过1800
千克,其中一半以上是特色
农产品。三是特色产品日益丰富。现在想吃什么都可以种植出来、养殖出来,品种非常丰富。四是特色品牌深入人心。陕西洛川苹果、新疆和田大枣、甘肃定西马铃薯、贵州虾子辣椒、山东章丘大葱、黑龙江五常大米、江西赣南脐橙等,特色产品的品牌更受消费者喜欢,更加深入人心。
发展势头虽好 问题不容小觑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虽然非常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016 年底,贵州省剑河县土鸡出 现滞销现象,全县每年消费100 多万
只鸡,本地农民全年饲养的14 万只土
鸡却出现滞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没有屠宰设备、冷链车、饲料厂,所需饲料全部是从外面买的,这个产业链相当不完整。
实际上,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其他很多地区同样存在仓储冷链、机械设备、肥料农药等方面问题。另外,特色农产品存在低质重复发展。各地都有种菜,尤其是设施蔬菜,现在讲究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但低水平的重复种植、养殖的很多,而有品牌的却不多,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特色品种十分重要。“中国不缺少好的农产品,缺少的是农产品好的品牌。”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江波说,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更好地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不足也是制约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特色产品中的一些小品种没有科技人员来研究,在小品种的研发上动力不足,在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有问题,创新的力度显然滞后。
重要机遇当前 特色产业前景 美好
尽管特色产业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但目前也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是产业政策机遇。中央有明确的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各地也 有很多好的政策。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 增收的大产业。2017 年底,《特色农
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引导各地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也为国家层面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作指导,以此促进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消费需求变化。有专家测算,我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 经超过了64%,说明消费需求旺盛。 但是对单个产品需求怎么样?值得产区
生产者研究。同时,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买东西不再是去菜市场,躺在家里就可以买到,包括净菜、半成品,或者直接点餐,消费方式的变化、供给结构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如何实现有效的供给、满足个
性化的需求?这给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 了很大的空间。
三是冷链物流的发展。近年来, 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全国有1万多家 大中型冷链物流企业,运销户800万户,
冷库容量4600多万吨,运输车1500万
辆。遍布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几乎没有运不到的地方,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各地。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农产品流通和消费者需求,同时带动消费结构和消费产品的变化,也给特色农产品带来无限的商机。
四是社会资本聚焦乡下。当前,社会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大环境当中,要让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想投资的产业,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给特优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景。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