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多棱镜(61期)

2018-10-16    来源 : 洪奇敏

▶  农业农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业农村投资保持较快增 长。1~7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2139 亿元,同 比增长13.7%,增速较1~6月份提高0.2 个百分点、较去 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从投资规模看,第一产业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比全国投资平均水平高出8.2个百分点,并领先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8 个和7.7 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 第一产业新增投资额2267 亿元,同比增长14.3%。从行业 结构看,种植业投资超过一半,增长达到15.5%,比1~6 月份提高0.1 个百分点;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62.9%,拉动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主导地位稳定。 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1~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为 30272亿元,同比增长10.4%,较城镇高1.3个百分点。

▶  人类首获小麦基因研究“密码本”

20 余个国家、70 多家机构,200 多位科学家,在国际 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的牵头下,花费13 年时间,终于完成 了这部令人惊叹的“密典”——这就是世界上首个完整版6 倍体小麦“中国春”的基因组图谱。 这项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小麦育种专家鲁迪・埃培尔斯评价为“征服了遗传学‘珠穆朗玛峰’”的研究成果,被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在线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宋卫宁教授团队,是参与这一基因组图谱破译工作的唯一中国团队。

宋卫宁介绍,“中国春”是种植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一个地方品种。早在20世纪初,通过传教士传入西方。20世 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西尔斯通过研究,从“中国春”衍生出一系列小麦染色体材料。

▶  全球变暖将对主要粮食产量造成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更高的温度将会产生更多贪婪的蚱蜢、毛虫和其他吞噬庄稼的害虫,从而对世界粮食供应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研究同时发现,当地球温度平均上升2℃时——该计算 机模型预测这一切将在2100年前后发生,如果不是更早的话, 小麦产量将减少46%,大米减少19%,玉米减少31%。研究 小组预测,像美国的“玉米带”、法国的麦田和中国的稻田等温带产粮地区遭受的打击将尤为严重。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该模型预测显示,对于小麦和玉米来说,全球平均温度 每升高1℃,其产量损失便会增加10%~25%。然而,在全 球气温升高3℃后,水稻产量可能开始趋于稳定,这是因为 许多在热带环境中生长的昆虫,在气温过高后可能会死亡。

根据联合国最近的估计,现在全世界每天至少有8.15 亿人在挨饿,而玉米、大米和小麦是大约40 亿人的主要食 物来源。

▶  解决水产养殖抗生素滥用难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类芬顿氧化技术,实现了中性条件下对抗生素——孔雀石绿的高效降解,这对解决水产养殖抗生素滥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是由智能所刘锦淮课题组孔令涛研究团队完 成的。 芬顿氧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由于常规的芬顿反应需要在强酸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攻关,改良了芬顿试剂,将芬顿反应体系的最优酸碱性范围拓宽至中性,并减少了铁盐及过氧化氢的投加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对孔雀石绿降解的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我国豆粕供应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根据国内外市场分析结果,预计2018 年我国会减少大 豆进口1000万吨,豆粕产量可能会因此减少800万吨左右, 占我国豆粕总需求量的1/9。 据有关市场分析,2018 年我国豆粕产量预计会达到 6950万吨,进口量154万吨,期初库存213万吨,总供给约 7317 万吨;国内消费量在6956 万吨,出口量在230 万吨, 总需求在7186 万吨,期末库存在131 万吨。豆粕供求处于 紧平衡状态。

我国豆粕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印度、丹麦、韩国、美国、荷兰等,而日本、印尼、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韩国等都有一定的豆粕生产能力,除日本外,其他国家都是享有对我大豆和豆粕产品出口协定税率为零的国家,在贸易方面障碍较少。

据了解,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每年对蛋白饲料原料的需求 在1.05 亿吨左右,其中7200 万吨左右来自豆粕,其余来自 其他饼粕类或干玉米酒糟等。

▶  新型水稻“小薇”问世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发现一种新型水稻种质“小薇”,可以像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一样,在实验室内大规模种植和筛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上。 该团队经十余年攻关,通过EMS诱变和遗传突变筛选, 获得了一种新型的水稻品系“小薇”。它具有生长周期短、株型和生物量小、空间利用率高等优势,可以像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一样,在实验室内进行大规模种植和筛选,并且实现表型精确鉴定。

“小薇”的发现,使此前在大田环境下很难开展的研究,在室内可控、均一可重复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可促进耐盐、低高温和病虫害等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相关研究。在“小薇”中鉴定的有利基因型,可通过常规的杂交、回交的方式应用于水稻分子育种。

▶  科研人员为小麦穿上纳米“雨衣”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小麦穗发芽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科技力量为小麦穿上纳米“雨衣”。

据介绍,该院技术生物所吴丽芳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利用经过修饰的天然纳米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抗小麦穗发芽防护剂,可替代化学农药防控麦穗发芽。这一成果对提高小麦品质和减少化学农药环境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具有使用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

▶  2018年全国早稻产量2859万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8 年全国早稻产量为2859 万 吨,比 2017 年减产128 万吨,下降4.3%。其中,早稻播种 面积为4791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350千公顷,下降6.8%; 每公顷产量5967千克,比 2017年增加157千克,增长 2.7%。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说,2018 年早稻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由于早稻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比重较低,

加之稻谷库存较多,对国家粮食供给影响十分有限。

▶  我国是智利葡萄酒最大买家

智利葡萄酒协会近日发布声明称,上半年,中国、美国和英国是智利葡萄酒的三大主要买家,其中,智利对中国的 出口量最高。 智利葡萄酒协会的数据显示,智利葡萄酒上半年的出口 额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4.77%,同时,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增 长5.33%,增至每箱28.88美元,每箱12瓶,每瓶750毫升。 2018 年上半年,中国仍是智利葡萄酒的主要买家,共 采购1.242 亿美元。其次是美国和英国,分别进口葡萄酒 7550 万美元和6930 万美元。此外,中国和巴西市场最具 活力,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4% 和6.6%。近12 个月中, 智利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量同比增长21.61%,出口额增长 19.97%,增速最快。

▶  日本一药企用大米造疫苗

日本安斯泰来制药正在开发由大米制成的口服疫苗。该疫苗可预防霍乱腹泻,目前已进入初期临床试验阶段。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武田睦史表示,由于疫苗保持了大米可常温保存的特性,将来有望“活用于冷藏设备尚未普及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是使用大米制作的口服疫苗 “MucoRice”。科研人员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把大米中含有的 普通蛋白质变成抗原蛋白质。安斯泰来制药应用了东京大学 医科学研究所清野宏教授等人的技术,正在推进实用化。 霍乱多发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之所以选择大米,是因为不管是原料还是制成医药品后都能常温运输。此外, 由于MucoRice 疫苗可以口服,既方便儿童服用,又无需使 用注射器,不会产生医疗垃圾。

▶  日本实现人工海水养殖三文鱼

日本商贸巨头三井物产宣布,将于2019 年开始向日本 国内供应在陆地上利用人工海水养殖的三文鱼,并有计划向 中国出口养殖设备。 三井物产日前在千叶县的公司下属机构中实现了低成本 陆地人工海水养殖三文鱼的量产技术,年产能力为30 吨, 相当于成鱼1万条。预计2019 年5月将完成向东京的食品 超市和回转寿司店的首批供货。 三井物产表示,如果能实现稳定养殖,到21世纪20年 代前期,三井物产计划建设把年产能提高至50倍、即1500吨的大型设施。在大型养殖设施投入运行后,其产量将占到 日本生食三文鱼份额的5%,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三文鱼养 殖商。三井物产同时宣布,日本国产养殖三文鱼的价格预计

将与进口养殖三文鱼处于相同水平。

此前,采用从海洋取水的陆地养殖方式需要从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获得许可,但三井物产采用人工海水的陆地养殖则不需要该特别许可。

▶  法国肉制品消费连年下降

法国一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0 年之内,法 国人肉类消费量降低12%。报告认为,肉制品价格及它对身 体和环境的影响,都是造成消费量下降的原因。

这里的肉制品是个泛称,包括猪牛羊鸡肉,也包括野味、 香肠和比萨等加工制品。2007年,法国人每天平均消费153 克肉制品,而这个数字在2016 年降至135 克,10 年之内降 低了18 克。不过在18 到24 岁的年轻人中,肉制品消费并 没有很大的变化。

报告指出,法国收入较高的阶层,肉制品消费量降低幅 度最大。这些人在2007 年肉制品日消费量为140 克,但现 在日消费量只有113 克,降幅达19%。工人阶层肉制品日消 费量最大,2007年日消费量为178克,现在为151克,下降 了15%。

▶  阿根廷三年来首次对华出口豆油

总量约9万吨的豆油在阿根廷正准备运往中国。阿根廷 农业部称,这将是该国3年来首次向中国出口大豆油。中国 自2015 年10 月起,暂停进口阿根廷豆油,自2016 年起, 停止从南美国家购买豆油,转而采购大豆在中国国内制造豆油等产品。

此次中国中粮集团购买的阿根廷豆油,第一阶段总量约 为9万吨,其中2.9万吨豆油目前正在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 出口中心附近的一个港口装船。另外,还有两艘装满了豆油的船也计划发往中国。

▶  法国近七成民众不满超市水果品质

法国的一项年度调查显示,超市售卖的草莓和杏甜度过 低,无法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该调查在法国25 个省份对随机选取的约900 名消费者进行了询问。结果显示,仅有32% 的消费者对超市售卖的 草莓表示满意,31%的人对杏感到满意。

试吃者表示,水果的价格和口感并无关联。33%的消费 者认为法国草莓口感好,而另有30% 消费者更偏爱于西班 牙草莓。然而,前者的价格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同时,线上 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对大型、中型超市销售的水果 质量表示不满。有报道称,法国消费者主要关心水果的成熟度,其次是口感好坏及保鲜程度,同时也会考虑水果的运输、冷链保存和杀虫剂使用等问题。

▶  乌克兰水果出口增长59%

2017年乌克兰的水果和浆果出口大幅增加。 2018年第 一季度乌克兰水果和浆果出口总额达1亿美元,比2017 年 增长59%。 据统计,乌克兰产品迄今已出口到全球50 多个国家和 地区。除了俄罗斯和欧盟的传统销售市场外,亚洲和非洲的新出口国家现在也在供应。 2016 年和2017 年,苹果出口到印度尼西亚,核桃被运 往伊朗。下一个进入的市场是中国,很快,甜樱桃将送到中国市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