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30年:品牌农业发展的“蒲江实践”
“2015年,蒲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是194亿元,2019年达到了300亿元,平均每年品牌价值增长26个亿。2019年,蒲江县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深入合作之后,蒲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9年的300亿元到2022年的421亿元,总共增长了120亿元,年均增长40个亿元。蒲江农业品牌价值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四川蒲江县农业农村局用一组直观的数字真切地展现了蒲江品牌农业发展的巨大成果。
蒲江县位于四川省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汇处和川西旅游环线发展带,是成都市的西南门户和“出川进藏入滇”的咽喉要道。县域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0.05%,享有“成都花园,绿色蒲江”的美誉。蒲江是农业大县,相较而言,在成都各区(市)县中,蒲江县的GDP总量虽然靠后,但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蒲江与其他兄弟区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一产拉动二三产发展的独特模式。可以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蒲江县实现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了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上独特的“蒲江实践”。
建设起步
“从2000年到现在,蒲江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三大特色产业——猕猴桃、茶叶和柑橘。目前柑橘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45万亩,挂果的已经达到了35万亩,茶叶面积相对缩小至5万亩左右,猕猴桃的面积有6万亩左右。蒲江拥有猕猴桃、蒲江雀舌、蒲江丑柑三大地理标志产品,这三大地标农产品在去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都是位居前40位,其中浦江雀舌是13位,柑橘是22位,猕猴桃是33位。蒲江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地标产品进入区域品牌前30位的县。”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水洋说。
柑橘是蒲江农业的传统产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柑橘产业为蒲江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蒲江县农业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蒲江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日照1122小时,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02天,非常适合发展晚熟柑橘,可使晚熟柑橘延迟采收到6月中旬。
“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后,整个四川有近480万亩的柑橘,其中晚熟柑橘有280万亩,而这280万亩的晚熟柑橘里,眉山就有104万亩,加上我们蒲江的40多万亩,就接近整个四川晚熟柑橘的一半。柑橘一般是在秋天的时候收获,而晚熟柑橘是指在12月开始成熟,持续到第二年6月的都可以叫晚熟柑橘。晚熟柑橘的优势很突出,因为其成熟季节恰好是春节期间,这正是柑橘价格高的时候,而且还和砂糖橘等打开了上市时间差,形成错峰上市,所以一直以来市场销量都非常好。所以我们总结蒲江柑橘的最大优势就是——人无我有。”余水洋说。
然而,随着四川晚熟柑橘形成规模,蒲江柑橘人无我有的优势不再明显了之后,蒲江柑橘是如何突围的呢?
余水洋说,“打响品牌,这是蒲江上下各地都很重视的事。说实话,品牌是一切,没有品牌再好的果子也卖不出去。”
蒲江农业人心里认准了一条路——必须靠品牌才能在众多的晚熟柑橘中突围。2015年,时任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赵武斌正在农业部机关挂职,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与协会领导沟通,为蒲江农业的发展“问计”,邀请到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于家伊到蒲江,为蒲江农业“把脉”。
“当时到了蒲江,我们看到老百姓种柑橘都是简单地在山上撒一点化肥,有虫子了就用农药打一遍虫,普遍都是这样比较粗放式的种植管理,那时候的蒲江粑粑柑,都不是特别好吃,市场价格也降到了1块5一斤。”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于家伊仍然记忆犹新。她反复地给蒲江农业人教授健康土壤、养地改土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一个健康土壤的标准体系,把养地改土当做核心,这个时候植物的健康状态就会好,然后它本身病虫害的发生就有改善,然后我们再适时加入一些生物防控技术,这样才能形成了植物生长的有机环境。再加上农业废弃物和养殖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利用,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和土壤大数据建设,这5项构建出一个将土地变成优质农产品的支撑系统,这就是‘5+1‘。”为蒲江品牌农业开出“5+1”的良方后,于家伊几乎扎根在了蒲江县,为蒲江县从农业干部和普通种植户开展了无数次的技术培训。
蒲江由此启动了全县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三年的土壤改良,覆盖猕猴桃、柑橘、茶叶三大主导产业成片种植区,提升全县25万亩耕地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向有机农业升级,走蒲江农业特色发展之路,增强“蒲江产”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就是以土壤质量提升为重点,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机械化施肥、土壤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生物防控五大工程同步推进,最终提升区域农业品牌形象,构成可推广的“5+1”综合服务体系。
具体就是实施包括机械化施肥、大数据平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生物防控和农业品牌提升六大项目。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农超对接、专卖店、直销、家庭配送、订单销售、电子商务、参展参会等方式,开拓有机产品国内国际市场,提升品牌溢价。
然而,土壤改良投入大、时间长,怎么才能保证种植户能持续参与呢?除了财政补贴、示范推广,更关键的是“5+1”形成了一个体系,通过包括农资投入、农产品检测、土壤大数据等综合服务,有效地将蒲江的种植合作社、企业等串联到一起,形成合力,拿回了蒲江柑橘的定价权。几年下来,蒲江柑橘的品质快速提升,价格也比从前增长了好几倍。种植户切切实实地尝到了甜头。
蒲江县大兴镇水口村党支部书记赵兴丽在建设的如花园般的水口村
蒲江县大兴镇水口村就是一个典型。原本2010年以前水口村以传统种植方式种植水稻、玉米、蜜橘、西瓜,导致种植产能低下、靠天吃饭的现象时有发生,被确定为成都市市级发展缓慢村。一切从2010年前后,一个从重庆嫁到水口村的外来妹的到来发生转变,她就是水口村党支部书记、成都市人大代表、农业劳动模范赵兴丽。她原本是卫校护理专业毕业的,来水口村后逐步走上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从2015年开始村里结合蒲江县委、县政府的耕地保护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土壤改良,2015年实施1000余亩,2016年进行全村覆盖实施,使土壤的有机质每年提升0.2%;注册“水口红”商标,领办成立蒲江县水口红农业专业合作社、成都水口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新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领群众建成优质丑柑基地6000多亩、优质猕猴桃基地4000多亩,水口村民快速脱贫致富。
脱颖而出
打牢品质基础的同时,蒲江的农业品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不仅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互联网、机场和地铁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推介蒲江优质柑橘,还通过举办蒲江丑柑网购节、蒲江丑柑产销对接会、媒体采风、神州专车跨界营销等活动,参加农博会、亚洲果蔬展等国际国内大型展会,不断提升“蒲江丑柑”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深入挖掘“蒲江丑柑”品质内涵,“我很丑,可是我很爽口”“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坚持做一个实力派”等广告语深入人心,为“蒲江丑柑”注入了亲切、精准的品牌内涵。“蒲江丑柑”凭借良好的品质与品牌美誉度,迅速占领了国内晚熟柑橘高端市场,产品先后出口新加坡、北美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蒲江丑柑”2015年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柑橘区域公用品牌10强、2019年度中国果业最受欢迎的柑橘区域公用品牌10强、2022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40强等荣誉称号。2020年“蒲江耙耙柑”也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而蒲江县政府更是成为蒲江品牌农业最直接的代言人,带着蒲江品牌走上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搭建的一个又一个品牌农业舞台。
2015年,蒲江县人民政府作为战略合作单位参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等主办的国际农商品牌发展(北京 )论坛,将蒲江农业品牌带入到了国际化视野。2016年,蒲江县人民政府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联合主办了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7年,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落地蒲江,蒲江县人民政府成为大会的承办单位。由此,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持续在蒲江召开了三届。期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朱保成和黄竞仪前后两任会长,多次带队到蒲江县考察调研,为蒲江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总结经验。至2019年,已升任四川省蒲江县副县长的赵武斌在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以“蒲江5+1模式”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向世界介绍蒲江品牌农业发展的斐然成绩和成功经验。当年的大会上,发布了蒲江宣言,蒲江成为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主办的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永久会址。
2018年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蒲江召开
2019年,也成为蒲江农业发展的一个高光时刻。除了品牌农业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蒲江还成为了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建设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振兴大会也在蒲江召开。当年,蒲江还创建了全国首批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到蒲江考察学习的团体数不胜数。
在“5+1模式”之后,蒲江农业又启动了“两个替代”建设,即“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通过全域推进建成“两个替代”柑橘示范基地面积约2.6万余亩。并搭建了蒲江柑橘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蒲江柑橘土壤改良技术规程》《蒲江柑橘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蒲江柑橘施肥技术规程》《蒲江柑橘育苗技术规程》等多个团体标准,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投入品管理、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产业化经营“七大体系”。建设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西来镇、鹤山街道、朝阳湖镇、大兴镇、寿安街道5个镇(街道)、32个村,规模达到5万亩。
奋力向前
蒲江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拉动了围绕特色农业形成的二产三产发展。据蒲江电商协会会长陈欣宜介绍,蒲江电商快速发展,特别是直接服务于一产的冷藏库建设发展迅猛,粗略统计,蒲江全县的水果冷库占比达到整个成都市的1/3,整体能力有16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在蒲江有大小6000多家电商企业从事水果销售。
不仅蒲江自产的柑橘、猕猴桃、茶叶,蒲江农产品电商还把攀枝花的芒果、会理的石榴、盐源县的苹果、安岳县的柠檬等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蒲江布局的特色水果加工物流园、遍布蒲江的充足的气调保鲜库容,让蒲江成为了全川水果线上的销售集散中心。
在蒲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上,我们看到,仅2023年第一季度,蒲江实物型网络销售额已累计13.22亿元,其中农产品为8.45亿元,而单是水果销售就达到6.7亿元,我们到达的当天下午蒲江的网络零售额就达到了742万余元。在蒲江电商新业态基地,每层楼被分隔成许许多多的网络直播间,这些直播间都给电商主播们免费使用,以年轻人为主的电商主播们在这里夜以继日地通过互联网让蒲江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电商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包括像冷鲜库、农产品分选和初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链条的高度发达和充分衔接。以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以特色水果加工物流园为中心,目前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原乡农业、北京新发地等水果加工物流基地136个,先进水果分选线35条,气调保鲜库总库容达10万吨,年商品化处理水果36万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
物流企业的集聚,使得物流成本一降再降。在产业园,不时可见各大快递企业的业务招揽广告。蒲江两大主导产业猕猴桃和柑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前者下半年进库储存,后者则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互相不挤占容量,又能保证保鲜库全年都不闲置,高周转率摊薄了运营成本,降低了投资风险,从而获得企业青睐。
2022年底,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栏目走进了蒲江铁牛村,撒贝宁等嘉宾和铁牛村的新农人们一起干活儿话家常,他们去到果园,通过施用有机肥、修剪猕猴桃枝叶、采摘果冻橙,全方位感受生态有机农业,又一次让蒲江农业火出了圈。
而我们所到的水口村,也同样是蒲江一处“山水间的家”。在蒲江县农业农村局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科唐翠芳和村支书赵兴丽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水口村。这里所有的村民都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别墅式的二层小楼,走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鸟鸣花香,美不胜收。而离住宅区不远就是成片的柑橘林,正是果子刚下树,树枝茂盛之时,果园沿着丘陵延绵不绝,还有村里建设的大型冷藏库,刚到4月村里的粑粑柑就销售一空,冷库显得无比空旷。而年富力强的村支书赵兴丽,这个曾经的外来媳妇儿如今水口村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心里正盘算着几件大事:要搞好农旅融合,让城里人多来认养果树,用订单的方式销售粑粑柑,走出“水口红”品牌的高端模式;利用废弃的烂果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技术要再扩大,不仅能解决烂果处理的难题不污染环境,还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要规划建设村里的村史馆、农耕文化园,传承好当地文化……
与赵兴丽一样,蒲江有机农业协会会长杨欣也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农业专业出身的他正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适合蒲江的小麦和猕猴桃套种的有机农业模式。除了火红的蒲江柑橘,他还惦记着蒲江的绿茶。在溪谷云顶家庭农场,如何实现不与粮食和果树争地,在高山上发展特色有机茶,是年轻的杨欣正在攻克的新课题。
而蒲江正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柑橘核心示范区(鹤山街道狮子树村),倾力打造10000亩产端数字化标准种植基地,集成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共建设农业户外气象仪、土壤墒情传感器、拍照式虫情灯、监控球机、智能网关等99个信息采集器和农业生产管理、风险管理、GIS地图、物联感知、农品溯源、设备管理6个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信息一张图、墒情灾害虫害信息一张网、农事任务一个表、农品溯源一个码等多重功能;开发新农具—“智慧农业小程序”让农户借助手机即可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精准喷药等。
2023年,品牌农业国际研讨会也将结束两年来的线上举办形式,重新在蒲江拉开大幕。
一幅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在品牌农业发展的引领下,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