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返回官网首页

包忠华的“普洱思维”

2018-07-16    来源 : 戈旭皎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普洱茶的品牌价值得以飞速提升,在同类产品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但正所谓誉满天下必谤满天下。近些年来,由于普洱茶行业中出现的一些“乱象”,普洱茶这个品牌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批评。
  在所有对于普洱茶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中,有一些观点确实是切中了当下普洱茶品牌发展的“要害”。例如过度宣传价格飞升、古树茶层出不穷真假难辨、普洱茶文化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从业者胡乱解读等。
  那么,怎么才能让普洱茶走出乱象?怎么让普洱茶的品牌价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怎么宣传正确的普洱茶文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普洱茶品牌构造、文化推广的专家包忠华先生,了解了他经过多年探索沉淀下来的“普洱思维”。 包忠华的“普洱情缘” 包忠华是普洱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茶叶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包忠华的“普洱思维”

  不过,他原本并非“茶人”,而是会计出身。 1988年,农村人包忠华高中毕业。 那年,政府部门在社会上公开招考干部。以往招工、招干主要是针对城里人的,城镇户口优先或是另有加分。
  不过恰巧那一年的社会招干解除了对城镇户口的倾斜,正因如此,包忠华才有机会考上了漫湾镇一个财政所的岗位,成了一名会计。
  包忠华做事情,有一种凡事必须要做到最好的“执念”。当上会计之后,他努力学习相关知识,积极投身到工作当中,很快就成同事中的佼佼 者。1991 年,由于工作出色,包忠华 被特批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办的财会班, 他每年来昆明两次,每次学习50 天, 工作学习两不误。 1996 到 1998 年,包忠华在一个 叫清河村的小地方蹲点扶贫,跟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发展烤烟、甘蔗产业,对当时农村发展遇到的问题深有体会,也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真正学会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判断能力和实干精神。
  1999 年,包忠华调回县财政局工 作,被局领导任命为县乡财源建设办公室主任。当时,中国正在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忠华综合县情,认为当地真正有竞争力的,一定是诸如蚕桑、茶叶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这样,包忠华一脚又踏到蚕桑产业的 辛勤耕耘中,用了4年时间把景东变 成云南的优质蚕桑基地,国家东桑西移基地县。普洱佳浩蚕丝绸集团的董事长孙永梅女士就是在他的开导下,从一个收购蚕茧生意的农民转型来做企业的。 2006 年,包忠华调到普洱市茶业 局。最初做的是总会计,并兼职项目科的工作。
  后来,单位领导见包忠华善于思考、心思活络,就任命他去做普洱市茶叶局文化品牌宣传科科长,这是他真正步入茶叶行业的开端。从此,普洱市每有与茶叶相关的大型活动,总是少不了包忠华的身影,他是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北上南下,国内国外,市场调研,宣传推广,与各类人群打交道,是包忠华的工作常态。
  像往常一样,包忠华在进入到一个新领域之后,就像是一块海绵扔进了水里一样,“贪婪”地汲取着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仅仅用了两年多的 时间,他就成为茶叶方面的专家。2008 年,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的院长带着研究生来普洱考察,包忠华负责给他们介绍茶叶知识。介绍完后,院长对包忠华说:你是哪个大学茶学系的学生?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你肯定是名牌大学茶学系的学生,而且最少得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才能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包忠华只好如实回答说:“我既不是名牌大学茶学系的学生,也没有太长的工作经验,刚刚入行才两年。”他的这番话,让那位院长感到非常惊讶。不过,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包忠华这个茶叶专家确实是“成色十足”。
  在文化品牌宣传科做科长的过程中,包忠华还做成了一件大事。今天来看的话,这件事对于普洱市的农业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当时,普洱市的领导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普洱市优质农产品的信息。在发布会开始的前一个晚上,包忠华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总结提炼出一个类似于“东北三宝”的普洱农产品宣传口号。
  接到任务后的那个晚上,包忠华想了一个晚上,究竟哪三种农产品能够代表普洱的形象,成为“普洱三宝”呢?茶叶自是不用多说,其中肯定有它的一席之地。咖啡也是普洱的重要产品,理应占据一个位置。那么剩下的那一宝,该是谁呢?想来想去,包忠华决定把石斛提上去,让它与茶叶、咖啡一起,共同组成新的“普洱三宝”。
  就这样,在包忠华的努力之下,普洱茶、咖啡、石斛,成了普洱市最为重要的农产品。尤其是石斛,原本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区性农产品,由此一跃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保健佳品,也成了普洱市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地位火速上升,种植石斛的农民们也因此受益良多。
  到了2015 年年初,包忠华迎来了 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他辞去公职,通过竞选成为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那一年,包 忠华48岁。 这一转变,让他的命运跟普洱茶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普洱茶叶也由此成为他人生中割舍不断的情缘。
  
  品牌大于天
  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主要负责普洱茶的文化推广和品牌塑造。但是在包忠华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公司既没有形成品牌的影响力,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硬件设施。
  为了重整公司,包忠华通过招商引入了香港新华集团的投资,并对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进行了混合改制,组建了新的“新华国茶有限公司”。
  通过这一措施,新华国茶拥有了新华集团的国际渠道,并且引进了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更加有效地推广普洱茶文化、茶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搭建好了新平台之后,包忠华决定从自身出发,去改变当时普洱茶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乱象。他对记者说:普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一些坏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怎么避免行业乱象?需要每一个从事普洱茶的人共同努力,对于我来讲就是,先从自身做起,去改变普洱茶行业中的一些弊端。
  包忠华做的第一件事,是整理和挖掘普洱茶文化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众口一词的文化符号。
  普洱茶文化历史渊源,历来被广大茶叶爱好者所传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打着普洱茶文化的幌子,按照个人喜好,不负责任“演绎”和“发明”出了形形色色的所谓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故事。包忠华认为,这对于普洱茶品牌形象的构建是有害无利的。没错,普洱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作为普洱茶的从业者,也不能各说各话、自相矛盾,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口径,来向外界传递正确的普洱茶文化。而且,包忠华还认为,要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 必须要简单明了, 让所有人都愿意听、听得懂。
  为了更好地宣传普洱茶文化,包忠华最早提出了“普洱茶收藏指数”的概念。他和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中心等机构合作,构建出了一套“普洱茶收藏指数”,通过这个权威、客观与直观的评价体系,去告诉消费者普洱茶品好在哪里,值不值得收藏。包忠华说:把抽象的文化变成具象指数,让第三方来评估、监督与发布,形成一个权威的参照体系,这件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但是我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包忠华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立更加详细的普洱茶标准。
  事实上,普洱茶的标准早已有之。 在2003年,就出台了普洱茶地方标准, 2008 年升级为国家标准。但由于很长 一段时间以来,普洱茶行业盛行短期博弈,没有几个人关注行业生态系统的良性构建,即便有了标准也很难落地。再加上普洱茶是一种高度体验化的商品,甚至是个性化的商品,不但有生茶、熟茶,还分各种山头,概念繁多,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千姿百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大一统的国标外,还需要制定各种细分标准来应对细分市场。这正是重塑普洱茶品牌形象最为重要的事情。
  为了制定出行之有效、符合行业发展的标准,包忠华率领新华国茶牵头制定一系列行业标准。虽然新华国茶并不是最大的普洱茶企业,但却是参与制定标准最多的普洱茶企。他们制定出了普洱晒红茶标准;藤条茶、紫芽茶企业标准;以景迈山、黄龙山为蓝本的生态稀疏茶园留养模式的企业标准;普洱茶自然仓储标准等一系列新标准,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通过文化的统一和标准的树立,包忠华为树立稳固的普洱茶品牌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还是对记者说道:这些事情,一个人做得再好,也不能改变大局,我们只是希望成为一个披荆斩棘的探索者,为整个行业寻找到一条好出路,只有当大家都愿意在这条道路上结伴而行的时候,才能真正将普洱茶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展示给所有人。
  
  传统普洱茶更要创新
  普洱茶历史悠久、工艺成熟、市场认可度高。但是,包忠华认为,即便普洱茶品牌依靠传统沉淀下了良好的口碑,但也绝不能抓着传统不放、不思进取,更要用不断的创新去适应新的市场,不断挖掘普洱茶的新价值。作为一个从事普洱茶产业多年的“老茶人”,包忠华为普洱茶创新做出了两个巨大贡献:一是晒红茶的推广,二是自然仓的创建。
  普洱晒红茶不是包忠华的发明,但是他为推广这一新的茶叶种类贡献颇多。
  前几年,云南茶叶市场上渐渐出现了一种采用日光干燥的红茶,名为晒青红茶。这种茶,茶汤黄红明亮轻盈剔透,香气不张扬,有喝惯普洱的人说的太阳味。这种茶香气比较内敛,汤质柔滑,甘甜,很受女性朋友的喜爱。然而当时很多做这个茶的茶商,却也不知道怎么去推荐这种茶叶。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晒红茶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工艺,不入主流法眼,也不受市场的认可。
  包忠华却认为,这种茶叶比较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品牌潜力。为了推广这种茶叶,他广泛征求了专家和商家的意见,最终把这种茶叶命名为“晒红茶”,并将其定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之一,建立高规格的晒红生产线,开发系列产品,并在普洱市范围内输出晒红制作标准,引导合作的初制所与茶农合作社做晒红茶,并通过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大力推介,构建专业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同时邀请“太和甜茶”的挖掘、整理与传播者,也是“太和甜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琨先生,担任公司晒红研发与生产总顾问,主持晒红技术培训与生产指导工作。
  通过包忠华的推广,如今的晒红茶,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包忠华认为,晒红茶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他对记者说:“三五年之内,晒红一定红遍天下。”
  除了率先挖掘晒红茶的品牌,包忠华的另一个创举是他首先提出了自然仓的概念。
  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包忠华意识到,普洱茶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而若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就必须要用最接近大自然本真的方式对茶叶进行仓储。因此,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自然仓”的概念。
  所谓的自然仓,是指在普洱茶进行仓储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没有过多人为地去控制温度、湿度等,而是依靠自然温度、湿度等条件来实现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的仓储环境。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现代仓,也就是标准仓,是指在仓储期间内人为控制仓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得茶叶均衡地稳定快速发酵。
  包忠华告诉记者,标准仓的好处是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普洱茶,但是却缺少了茶叶物质本身变化的丰富性,
  同时也加大了仓储的成本。相比较而言,自然仓虽然不能生产出标准化的茶叶,但是却赋予了普洱茶更多的独特性。在包忠华看来,给普洱茶赋予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是树立普洱茶品牌的一种方式。就如同是红酒一般,虽然红酒是一种高度工业化的产物,但是那些好的红酒厂商,还是会赋予自己的产品一些独特性,比如 说同样是拉菲,为什么82 年的拉菲就 要比一般的酒更好?就是因为那一年的自然条件更适宜优质红酒的生产。
  而自然仓的建立,就使得普洱茶具备了这种独特的卖点,让它的品牌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