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官网!
2018 年6月9日上午,以“新时 代新征程新发展”为主题的湖北荆州武陵洈水生态旅游发展高峰论坛开幕。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朱保成发表了题为《落 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提升桑蚕产业竞争 力》的主题演讲。
论坛结束后,朱保成一行对湖北桑蚕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考察,记者一同前往,通过观察和学习,对我国桑蚕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了解。
桑蚕产业 连接历史与未来
众所周知,桑蚕产业是我们的传统行业。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
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 2750 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 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 丝线。公元前13 世纪,桑、蚕、丝、
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这个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于蚕病的防治方面。
商周时期,蚕已在室内饲养。战国时期,养蚕已有专用蚕室,蚕病的防治 受到重视,并采用了浴蚕种技术,3世
纪后期,出现了小蚕恒温饲养,说明当时对于蚕的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晋代对于蚕的微粒子病和软化病已有所认识,时称“黑瘦”
和“伪蚕”。6世纪30 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盐腌贮藏防治蚕病的技术。
总而言之,中国的养蚕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蚕业发 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11 世纪,
养蚕技术随箕子传入朝鲜,随后复又传到了日本。秦汉以后,中国的养蚕技术通过举世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 亚、南亚及西亚地区,6世纪中叶,君
士坦丁堡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是为西方有蚕业之始。
桑蚕产业曾经为中国人带来巨量 的财富,2000 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
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么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于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就是所谓的丝绸之路。
中国人生产的蚕丝所制成的衣服,在欧洲的价格非常高,甚至达到了每磅 12 两黄金的天价!蚕丝的出口带来了 中外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巨量白银从欧洲涌入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桑蚕贸易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外汇来源。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丝绸业是共和国 的功勋产业。以浙江省为例,当年10 亿美元的出口外汇,丝绸行业就占了2 亿多美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昔日辉煌 的丝绸业如今却已逐渐走向没落。1956 年,仅杭州就有10 个大型的桑蚕厂, 有1000 多户纺织人家组成的丝绸合作 社。但是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丝绸业开始走下坡路,许多工厂开始倒闭,到最后仅剩下了两家大厂。
桑蚕产业之所以会在某一历史时期逐渐走向没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原因有,生产经营的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随着老一辈桑蚕手艺人逐渐老去之后,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蚕丝价格波动大,造成了行业风险高,愿意投资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蚕丝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各种化学纤维不断涌现,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朱保成在论坛演讲中说得好,作为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的桑蚕产业,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建设东风,以桑蚕丝绸文化为引领,传承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做大做强桑蚕产业,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主导和优势地位,让“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的名片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来越被世界各国认同和接受。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意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文化内涵,打造高端国际化自主品牌。抓
住“一带一路” 发展机遇,加强国际 桑蚕交流合作。
事实也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桑蚕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蚕丝制品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而且,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推崇“天然、绿色”的消费观,蚕丝制品作为一种高端、天然的衣物原料,正迎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其次,随着不断挖掘,桑蚕产业的隐藏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原来,人们种植桑树的目的就是养蚕,蚕丝价格高,种桑树就能挣钱,蚕丝价格下降,就要赔钱,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但是现在,桑树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养蚕,它的嫩叶成为一种非常时尚、健康的食品,它的枝叶还可以做成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有些种类的桑树还可以出产桑葚,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浆果。因此,桑蚕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行业,在经过短暂的没落之后,即将迎来又一次爆发,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种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强势产业。
桑树扶贫 大有可为
考察期间,一行人来到了荆州市老城区,参观了当地的桑树种植基地。通过采访当地桑农,记者意识到:桑树扶贫,大有可为。
采访中,桑农们告诉记者,桑树种植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投入少,见效快,长短结合好。据了解,种植一亩桑园的投入不到千元。而且,由于桑树是一种非常“强势”的植物,种到地里之后,会挤压其他杂草的生存空间,所以根本就不用人工除草或者是播洒除草剂。种起来简单,种植过程投入低,操心少,因此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桑农告诉记者,如果用桑叶养蚕, 那么一亩地的桑树可以养蚕3张,产 蚕茧105千克,按单价30元一千克计算, 收入可以达到3150 元。而且,在湖北 地区,桑树一年可以收四次,这样算来收益就更高了。
而且正如之前所说,桑树不仅可以用来养蚕,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说,桑树的嫩叶采摘下来可以卖给饭店,现在城里人流行吃“桑叶菜”,因此嫩桑叶的销路也很好。等到桑叶老了之后,还可以集中收割,做成饲料,
由于桑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了24% 以 上,所以是非常好的饲料来源,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记者到桑树田的时候,正好赶上收割桑叶,完全是机械化作业,一台收割机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收割完了一大片桑地。桑农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收割的第二茬桑树,收割完了之后,留在地里桑树根会再度萌发,三个月可以再收割一次,今年还能收割两次。如此一来,单单是种桑树卖
桑叶,一亩地一年就可以有5000 元的 收入,比种植一般的大田作物收入高得多。而且,桑树的生存期最少都在 50 年以上,因此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
致富法宝。
桑树不仅能帮助中国农民脱贫致富,也可以解决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的农业问题。 2011 年 6 月 6 日,时任国家副
主席习近平曾在古巴拜访卡斯特罗,两人有过长时间交谈。当时,卡斯特罗称他正在找营养成分比较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生长的植物。桑树根系很发达,古巴是个飓风多发国家,而飓风仅能让桑树弯弯腰而已。古巴发展畜牧业缺乏植物蛋白饲料来源,而桑叶蛋白质含量高,是很好的畜禽饲料,所以希望中国能给古巴一些桑树的种子。
习近平访古后不久,两国就签署了《中国—古巴农业合作规划》,规划中提到,中国将在古巴建设桑树农业技术实验示范基地,联合开展桑树开发利用的科研工作。
三年之后的2014 年,已经当选国
家主席的习近平再度访古,并与卡斯特罗举行会晤。会晤中,俩人又聊了不少农业话题,卡斯特罗还邀请习近平参观庭院和农庄。当看到中方赠送的桑树种子如今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习近平十分高兴。卡斯特罗告诉习近平,桑树目前正在古巴推广种植,这有助于解决粮食和牲畜饲料问题。习近平说,我这次特意又带来些桑树种子,希望它们茁壮成长,成为中古友谊新的见证。
根据桑蚕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那些种植桑树的中外桑农们,将来还可能因此而收获更多的财富。因为“一带一路”有利于桑蚕产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国际市场需求,推进产业转型,势必会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极大的机遇。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或许会成为未来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以桑蚕为契机 重拾品牌大国地位
蚕丝曾经是古代中国的一张名片,是影响深远的“国家品牌”。中国现在虽然依然是桑蚕产业大国,但是却没能孕育出有影响力的桑蚕品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桑蚕企业没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二是因为很多当年领先全球的中国桑蚕加工技术,在今天已经失传,我们最大的优势不复存在了。
此次参观过程中,记者还来到了荆州博物馆,那里有专门的丝绸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千年以前的丝绸制品。其中有一件战国时期的“蟠龙
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是2000 多年
前的产物。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件丝绸制品的制作工艺非常奇特,一般的丝绸制品由经线和纬线一纵一横编织而成,所以仔细看的话上面的网格是四边形的。但是这件丝绸制品的网格却是等边六边形的。直到今天,人们也没办法复制出一件和它一模一样的复制品。
记者仔细看了这件2000 多年前的 丝绸制品,然后将它与后人们勉强制造出的复制品相比后发现,虽然真品 已经经历了2000 多年的时光洗礼,还
曾被长时间埋藏在泥土中,但是其表现出来的质感、工艺水准、刺绣的精美程度,依然要比复制品高明的多。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的人们都能重现当年中国丝绸制造工艺的巅峰,对于我们丝绸品牌的塑造将是多么大的提升!
未来,中国桑蚕产业想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大品牌,一定离不开对于传统的挖掘。必须要立足文化内涵,才有可能打造出高端国际化自主品牌。所以朱保成在演讲中说:积淀了悠久历史的丝绸文化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化内涵的高端品牌不仅是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
桑蚕丝绸历史文化遗迹、桑基 鱼塘、
蚕花节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丝绸老字号的保护,积极支持鼓励各地丝绸博物馆、丝绸小镇、休闲桑蚕基地建设;鼓励支持“中国丝绸文化”在国外的展出,继续开展中国丝绸公益片在的宣传。形成若干个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丝绸文化传承发展基地,深入挖掘丝绸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将我国蚕丝文化的历史内涵
和民族特色融入产品品牌,以“文化+ 品牌”的模式提升丝绸产品的文化价值,提升品牌设计创意水平,打造有竞争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丝绸品牌;利
用“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促进 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返回
|